■ 聚焦车展五类车型专题
车型推陈出新 配置不断升级
1.8L:符合公车采购标准受青睐
■ 本报记者 张小莎
4月29日,以”创新·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第十五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圆满落下帷幕。18个国家和地区2000家中外汽车展商参展,展出整车1300辆,全球首发车111辆,概念车69辆,新能源车91辆,共接待观众81.3万人次,办会规模的宏大和办会方水准的提升,赢得了人们的一致肯定。
上海车展期间,各厂商推出了许多新车型,在此,根据政府采购行业通常情况下对车辆的划分标准,《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将给政府采购从业人员和各供应商一个全新的浏览方式,以公务车采购的标准之一”1.8L排量”为划分依据,把在上海车展期间各车企推出的1.8L排量的轿车进行汇总,并对此进行分析概述,以供读者参考阅读。
合资 自主齐聚1.8L
说中国的汽车市场兴起于公务用车毫不夸张。经过历史的沉淀,目前的公务车市场的半壁江山虽然还被合资品牌占据,但是,随着国家利好政策的发出以及自主品牌公务用车自身品质的不断完善与提高,合资品牌、自主品牌在公务车市场将迎来公平且激烈的竞争,双方都已蓄势待发–这从本次上海车展车企阵容以及车型数量上就略见一斑。
公务车采购标准的制定,相当于给合资和自主品牌车企在竞争公务车这一细分市场搭建了一个门槛。如何在这个门槛里角逐?从本次上海车展各车企携带亮相的1.8L/1.8T车型可以看出答案。
自主品牌车企江淮、奇瑞、长安、北汽、上汽、广汽、华晨等企业推出的1.8L车型,展示了两会过后公务车采购自主品牌汽车的大好趋势,也显示了众自主品牌车企在产品品质上的自信心。合资品牌在本届上海车展一如既往地保持了一贯的气势,东风雪铁龙推出的1.8L排量的C4L、北京现代推出的名图和广汽本田凌派也都推出了1.8L排量的车型。
据了解,自从2011年公务车采购新标准颁布实施以来,为了契合公车采购标准,也为了完善产品布局,车企不断推出1.8L车型,直到现在,1.8L排量的推出还在继续升温,这也说明了公务车采购市场竞争的白热化。
“T”车型为抢占公车市场添筹码
涡轮增压技术的应用将大大提高车辆的动力,就如广汽乘用车的相关负责人介绍的一样:传祺1.8T车型相当于自然吸气式2.4L的动力。
其实,在上海车展车企的展台上,”T”动力车型已不在少数。但就1.8排量来说,如广汽乘用车的展台上闪亮登场的传祺GA5 1.8T;长安睿骋1.8T;车展期间上市的华泰宝力格1.8T等。
众所周知,公务车采购在排量和价格上都有严格的要求。其实在实际的采购过程中,由于车辆的具体工作用途不同,有时会对车辆的动力性能要求较高。
对于这一特殊的需求,多数汽车企业推出涡轮增压动力车型,就可以弥补这一缺憾。于企业而言,推出”T”动力车型,也为其抢占公务车采购这一细分市场,增添了不可小觑的筹码。
MPV:扩容增配成主要竞争手段
■ 本报记者 葛胜征
MPV作为中国车市细分市场,近几年发展迅速,特别是由于竞争车型相对较少,整个市场的利润空间比竞争更激烈的轿车和SUV市场要大。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推出MPV车型,尤其是中高端MPV较受市场欢迎,不少厂家往往先推出中高端MPV。
在本届上海车展上,不少汽车厂家也纷纷展出了最新的MPV车型,其中尤其以中高端MPV车型为多,一些传统的老品牌推出了更新换代的车型,比如江淮瑞风推出了瑞风M5,福建奔驰展出了新唯雅诺、福田蒙派克S级等。还有一些品牌则推出全新的MPV车型,比如纳智捷大7、东风本田艾力绅等。
业内人士表示,中高端MPV市场需求决定了公务车市场是中高端MPV不可忽视的竞争领域,为了取得竞争优势,不断增大空间、升级配置成为各品牌主要竞争手段。
无一例外重视公车市场
2012年,国内汽车市场开始进入微增长时代,整个MPV市场也遭受牵连,根据中汽协数据,去年多功能乘用车(MPV)销售49.34万辆,同比下降0.87%。不过好消息是,据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1月MPV市场销量为56167辆,同比增长4%,环比增长3.6%。这无疑给了MPV厂家更多信心。
由于MPV特别是中高端MPV特殊的产品特性,使得其目标用户与私人消费者有些不同,反而是商务和公务用户成为其主要目标人群,而需求更加集中,采购量更加稳定的公务车市场则成为中高端MPV不可绕过的门槛。
东风本田副总经理刘洪表示,中高端MPV要想在市场立足,就应先在公务车市场取得一席之地,这样才能更好地开拓商务及私人等其他用户,这也是艾力绅重视政府采购市场的原因。
福田蒙派克相关大客户负责人也表示,私人购买中高端MPV的毕竟是少数,只有公商务市场才可能有大订单。
增加空间 升级配置提高舒适度
中高端MPV目标客户是公商务人士,这与普通私人消费者对车型的要求也有细微差别。在本届车展展出的MPV新车中,几乎所有的车型都在空间、配置等方面做文章,特别是很多车型都强调车型的整体舒适度不断提高。
与普通的轿车、SUV车型不同,MPV特别是中高端MPV的外形和空间都相对大气宽敞,这主要是MPV设计车载人数都在7座或9座以上,正是这一特点才吸引了公商务用户的购买欲望。
既然座位数目一样,如何让驾乘者更舒适则成为各品牌竞争重点。本届车展展出的MPV可谓在这方面做足了工夫。
比如,2013款瑞风M5就提出了”空间成就自由”的产品理念,其超过5米的车长,1米84的车宽和近2米的车高,加上3080mm超长轴距,使其空间更加宽敞舒适。
纳智捷大7MPV则打的是科技牌,其搭载的THINK+车载信息系统可以支持光盘播放、AUX/AV IN外接影音、蓝牙、电话簿设定、卫星导航、旅游地点指引、天气及停车服务、ABS系统、机油机压、电池充电、SRS安全气囊等行车突发问题诊断及咨询。
福田蒙派克S级则从细处着手,配备了离子空气净化器,使车内空气更宜人。
业内人士表示,MPV乘坐人数较多,各车型各种竞争手段都是为了提高驾乘者的舒适度,以吸引其购买。
校车:更安全更智能
■ 见习记者 廖杨婧
国家对校车安全问题日渐重视,公众对这一话题也越发关注,校车已然成为汽车行业中最受瞩目的领域之一。随着校车新国标的公布,我国校车在生产和制造上有了统一标准,越来越多的商用车企也开始加入校车生产的行列。
在4月21日开幕的2013年上海国际车展上,各类轿车、跑车、SUV无疑是车展主角,然而各品牌亮黄色的校车也同样令人眼前一亮,吸引了不少眼球。
《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观察发现,此次参展的校车品牌包括上汽大通、一汽客车、江淮星锐、南京依维柯以及东风商用车等。这些校车不约而同地都采用了亮黄色的车身设计,在安全防护和智能化配置上都下了大工夫,售价在18.5万元到45万元。此外,”大鼻子”校车不再受专宠,专业轻型校车开始受推崇。
值得一提的是,上汽大通在车展展馆通道中打出了大幅的校车广告,厂家态度由此可见一斑。
安全性能优化
无疑,提到校车,安全总是大家首要关注的问题。各参展商也纷纷表示对新车的安全性能做了足够的重视,不会低于新国标的要求。
《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参展的校车在配置方面均依据新国标的规定作了相应设置,配有可翻折的停车标、车身校车标识、校车标志灯、应急门窗、车内监控摄像头、照管人员专用座椅等。
南京依维柯展出了新款威尼斯A52校车。据市场和产品研发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款车采用全金属骨架半承载式车身,发生碰撞后车身变形小,最大程度保证乘员安全。校车发动机舱内带有灭火弹,当发动机发生火灾后驾驶员按动按键,灭火弹就会高压喷出干粉灭火。此外,该车配备了全方位应急出口,车顶和车后都有逃生车门。
江淮星锐全新推出的5系新标准校车则在原有专业校车基础上进行了精进改装,在安全性方面实现了进一步升级。新校车在车身总布置、电力系统方面做了大量优化工作,新开发专用件共29个,增加了发动机舱自动灭火系统、应急系统、整车照明系统等安全系统部署。”这款校车在原型车的基础上增加了很多安全性设计,并反复进行了碰撞试验,符合国家对校车安全标准的要求。”一位姓刘的工作人员这样告诉记者。
上汽大通展出的小学生校车车身采用环结构,故而降低了车身高度,提高了乘坐舒适性,使车辆高速行驶时稳定性更好。全承载框架结构车身能够在汽车翻滚及相撞等极端情况下保证乘客的安全空间。这款车是基于V80平台开发,根据校车用途做了重新设计,比如车高降低、全座席安全带、防火内饰材料以及车顶应急出口等,全面保障乘车安全。
升级智能化配置
记者了解到,不少校车都进一步提升了智能化配置,采用智能化交通系统。
诸如,东风御风校车、江淮星锐等校车都配备了发动机舱自动灭火系统,碰撞后动力会自动熄灭;一汽校车带有智能行车预警系统及带声光报警的自动灭火器;江淮星锐校车还增加了胎压不足可自动报警等功能。
此外,南京依维柯校车配备了行驶记录仪和监控系统,发生意外后可根据监控影像和声音进行事故分析,发动机舱内带有灭火弹,当发动机发生火灾后驾驶员按动按键,灭火弹就会高压喷出干粉灭火。
值得注意的是,上汽大通校车的行易通采用3G网络智能行车系统,可对车子进行实时监控,电信公司会把小朋友的上下车信息及时发送到家长手机里,同时还设有专门的呼叫中心,车辆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可以及时获取天气、车辆所处位置及周边路况等信息。
参展的不少校车都设置了多个摄像头,通过司机的仪表盘上方显示屏可以全方位了解车辆情况,并且配备了行车记录仪以随时反馈车辆状态。
1.6L:自主品牌少于合资品牌
■ 见习记者 王敏杰
1.6L排量在个人市场上被称为国内轿车的”黄金排量”,适合对动力和油耗均有一定要求的人群。而在公务车市场,1.6L也受到政府部门,尤其是二三线城市政府部门的青睐。因为其排量不但符合《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规定的1.8L(含)以下的标准,而且1.6L通常具备的低价格优势也常常使预算不足的地区将有限的资金实现最大限度的使用。尤其是《办法》中还明确规定,一般公务用车中的机要通信车要求排量在1.6升(含)以下,价格12万元以内,这就使得1.6L排量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业内资深汽车专家贾新光也表示,1.6L是黄金排量,厂商应一如既往的重视。
据今年上半年尤其是上海车展亮相的车型情况来看,1.6L车型的发展趋势呈现出一些特点。
价格低凸显性价比优势
在上海车展上亮相的1.6L车型,不管是合资品牌还是自主品牌,总的来说价格都不高,非常适合政府采购。
一部分车型价格在12万元以下。例如东风雪铁龙新爱丽舍,价格为7.38万~9.18万元;新款风神H30 Cross,价格也在7.38万~9.18万元;东风日产新骊威,价格为8.58万~11.72万元。
也有一些车型价格稍微高出一个档次,但是也基本控制在18万元以内,如东风雪铁龙C4L,价格在12.39万~16.99万元。
虽然价格不高,但是这些车型并没有因为价格的下降而降低品质,据相关厂家负责人介绍,很多车型都是在老款车型上进行改进,要么是改进了外观,要么增强了动力,要么升级了配置。
新款风神H30 Cross与老款风神H30 Cross价格区间一致,都为7.58万~9.18万元,但是新款却较老款进行了改善,外形变得更加年轻与时尚,配置和动力也进行了完善。全新爱丽舍在外部空间上进行了扩展,长度和高度比老款有明显提升,配置上也增加了ESP、四安全气囊、电动助力转向灯设备,配置得到全面升级,而价格方面,却与2012款7.38万~8.88万元基本持平。
自主品牌1.6L车型较少
在本届上海车展,广汽展出了自主品牌传祺GA3,搭载1.6L和1.3T两款发动机,可谓1.6L排量车型上的一个亮点。但是,从车展整体情况来说,在1.6L排量这个量级上,自主品牌相比合资品牌来说,提供的车型偏少,力量稍显薄弱。
《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发现,在上海车展上,奇瑞、江淮、比亚迪、吉利、长城、华晨、江铃、力帆等自主品牌企业展出的车型中,1.6L排量占比非常少。例如,奇瑞在本届车展展出了5款车型,没有一款为1.6L排量。吉利推出的全球鹰GX7、吉利英伦、吉利帝豪等车型,排量全部在2.0L以上。而展出了1.6L车型的自主品牌,除了传祺GA3之外,只有东风风神H30 Cross、海马M6、永源猎鹰等寥寥几个。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合资品牌车企推出1.6L排量的车型相对较多,而且不少车型都是一个系列拥有多个款型。东风雪铁龙2013款爱丽舍全系10款车型,东风日产新骊威全系8款车型,均搭载1.6L排量发动机。可见,针对1.6L排量车型,合资品牌种类更丰富,选择更多,而自主品牌相对来说选择较少。
业内人士认为,自主品牌推1.6L车型力度下降的现象,与自主品牌力图向中高端市场发展,从而放松了中低端市场有关。
上海车展展出的部分1.6L车型
新能源车:纯电动和混动并进
■ 本报记者 修霄云
让人窒息的雾霾天气、PM2.5持续”爆表”、油价突破8元、上海车牌拍卖已超9万元……种种不利的外部环境恰恰反衬出了新能源车的优势。
以”创新·美好生活”为主题的2013年上海车展上,汽车企业纷纷推出自己的新能源车,其中主要的纯电动车发布有7款,有4个企业推出概念车,混合动力车有7款,另外,还有3个合资企业发布了合资自主品牌,以纯电动车作为首款车型。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陆续出台新能源车购车补贴、送牌照、免摇号等鼓励政策,也是希望新能源车能在个人消费市场快速推广开来。
纯电动车 呼声高购买少
此次上海车展上,安徽江淮汽车与美国GTA公司在上海正式签署2000辆江淮同悦爱意为纯电动轿车出口协议。据了解,此次出口美国的江淮第三代同悦爱意为电动轿车实现了驱动模块整体升级,在电池总能量、续航里程、最高时速、车辆加速、爬坡性能以及操纵稳定性等关键指标上全面提升,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驾乘需要。
江淮在新能源车方面的表现足以成为行业表率。除此之外,其他企业的纯电动车并没有多好的业绩做支撑。
当然,此次车展上,众汽车企业还是纷纷推出了纯电动新能源车。宝马i3电动概念车、朗逸电动概念车、上汽荣威E50、赛欧纯电动车……众多纯电动车的推出给车展增添了很多绿意。
业内专家认为:”电池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电池回收难、基础设施不配套……在一系列重大问题没有解决之前,纯电动私家车的普及很难。”
混合动力 过渡期产品
此次上海车展,混合动力车开始升温。
混合动力技术一直领先的丰田汽车,全球首发了两款概念车,将在未来搭载国产混合动力技术。本田计划在2014年在华生产混合动力部件,搭载了Honda独创的混合动力系统,兼具燃油经济性与驾驶乐趣为一体的CR-Z、INSIGHT和FIT HYBRID等混合动力车型亮相。起亚带来了混合动力K5。
自主品牌长城带来H7混合动力,长安轿车带来逸动混合动力,上汽荣威带来了550混动和750混动。此外,豪华品牌奔驰、宝马、奥迪、雷克萨斯也都推出了混合动力车型。就连几乎与新能源绝缘的豪华厂商也在新车中加入了混合动力技术。
业内专家认为,目前,混合动力汽车这类过渡性产品依然有其一定的市场,不过因为其较贵的价格,还是有较少个人消费者购买。混合动力虽然是新能源发展总体规划中的过渡性产品,但要想普及开来,同样需要政府部门率先垂范,首先政府购买使用财政资金,其次对个人消费市场有示范作用。
政府采购信息报2013年5月09日第1452期8版
2、东风风行品牌介绍 客户买的买的放心公司简介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创立于1954年,生产汽车始于1969年,是广西首家汽车生产企业;1981年加入东风汽车集团,成为集团中的主要成员之一;1997年,率先在集团中实现股份制改革,按公司制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公司在三十多年的汽车生产历史中,得到了中央、地方及集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生产经营和其他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八五”以来,公司先后投入技改资金10多亿元,完善汽车生产四大工艺及配套设施,建设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系统(CAD/CAM),公司的产品开发水平和制造水平不断提高,多项产品设计获国家专利。 历史 2003年,公司整体进入东风公司与日产的合资公司-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柳汽公司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公司不断借鉴、引进国内外汽车的先进设计理念、先进管理经验和先进科学技术,产品推陈出新,在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的整体发展蓝图和事业计划中,东风柳汽正向商用车、乘用车两方面发展。在商用车方面努力向重型车、轻型车两头拓展,重点发展重型牵引车、重型自卸车及其他重型专用车。2004年以来,先后推出东风霸龙、东风龙卡等系列产品,成为平板载货汽车、牵引车、自卸车、仓栏车、厢式车、专用车等柴油载货汽车各大类别,不同系列的各吨位汽车产品领域及MPV产品领域的市场领军企业之一。2005年,东风乘龙、霸龙重卡获中国消费者十大满意品牌。风行汽车荣获人民日报社市场信息中心颁发的中国MPV市场品质信誉第一品牌、人民网颁发的“首届最受网友尊重和喜爱的百强品牌”MPV第一品牌,在J.D.PowerAsiaPacific2005、2006年度中国MPV新车质量评比中均名列三甲,并成为进入J.D.PowerAsiaPacific排行榜的唯一国产自主品牌。2007年,柳汽销售汽车46000多辆,实现销售收入超53亿元。创历史新高。风行景逸和霸龙507成功上市,更是在柳汽的发展史上书写了恢宏的一笔。 规模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位于南国工业重镇——广西柳州,分别建有机加工基地、商用车基地、乘用车基地,占地面积101.3万平方米。在岗员工3000多人,资产总值23亿元。主要生产“东风乘龙”、“东风霸龙”、“东风风行”、“东风龙卡”四个品牌共200多个品种的重、中、轻型商用车和MPV,年生产能力商用车6万辆、乘用车5万辆,其品牌效应及销售量在国内商用车领域和乘用车领域都名列前茅。[1]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秉承龙的风骨和神韵,挺立潮头竞风流,历经近半个世纪的风霜雨雪,走过无数坎坷艰辛,用勤劳的双手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描绘了一道亮丽风景: 编辑本段成就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经多年的建设,已发展成为国家大型一档企业,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3C管理体系认证。已成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在中国南方重要的载货汽车和轻型乘用车生产基地。面对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还将 继续实施、推进人性化、柔性化、精益化的管理,全面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更加稳健的步伐,积极寻求对外合作,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柳汽人的智慧和勤劳,打造精品,创造名牌,实现新世纪更大的发展。 发展历程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自1954年创立以来,秉承龙的风骨和神韵,挺立潮头竞风流,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广西区、柳州市工业的领军企业之一,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描绘了一道亮丽风景; 1969年,研制并生产“柳江”牌载货汽车,首开了广西汽车生产的先河。 1981年加入东风汽车集团,在国内第一家开发生产中型柴油载货汽车,填补了国内中型柴油汽车的空白。 1991年,创出“乘龙”品牌,形成了“一门双杰,乘龙东风,中轻并举,竞相发展”的产品格局。 2001年,推出了面向公务、商务和休闲旅游车市场的东风风行MPV,吹响了进军国内高档轻型乘用车市场的号角。 2003年7月18日,全新子品牌“东风霸龙”重型卡车下线,正式加入国内重卡市场的竞争。 2005年7月18日,又一新品牌“东风龙卡”新一代长头重卡隆重上市。目前,东风柳州汽有限公司具有完备的四大工艺及配套设施。机器人静电喷涂技术引领当今汽车喷漆工艺新潮流;完备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系统(CAD/CAM)、大型CAD、CAE、CAPP软件工作站及PDM、MIS系统更是优质的产品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采用SPC控制系统对生产过程质量进行监控,确保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可靠性,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稳步提高,营销、服务网络遍布全国各地,产品远销东南亚、非洲各国。未来发展 景逸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倡导效率为先、人本为怀的企业文化,视人才为企业的第一资源,注重人才的挖潜,努力构造“员工为企业的发展尽职尽责、企业为员工的成长尽心尽力”的企业与员工相互尊重、互动双赢的关系,力求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为员工谋求最大福利。 面对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更加稳健的步伐,大力寻求对外合作。目前与雷诺公司进行的合资谈判已近尾声,年内有望正式牵手雷诺,届时将形成“中中外外”(东风、广西地方、日产、雷诺)的合资格局,这必将全面提升柳汽公司综合竞争力,揭开柳汽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 东风乘用车公司(缩写DFPV),创立于2007年7月25日,是东风汽车公司从建设”永续发展的百年东风、面向世界的国际化东风、在开放中自主发展的东风”的战略需要,组建的以研发、制造、销售东风品牌乘用车为主的新兴事业板块。公司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风大道1969号,有员工1500余名。 武汉工厂是东风乘用车公司的主要生产阵地,于2007年9月19日奠基,占地1200亩,一次性规划,分两期实施,一期一阶段建设顺利完成,投资18.3亿元,建成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车间,具备8万辆生产能力。乘用车研发中心位于武汉工厂对面,投资7.6亿元,占地面积300亩。 2010年6月26日,年产30万台的东风乘用车发动机工厂,在东风乘用车武汉工厂厂区开工建设。东风乘用车发动机工厂占地面积72000平方米,预计2011年下半年竣工投产。该工厂将生产1.6和2.0两个系列7款发动机。 东风乘用车公司的品牌为”东风风神”,品牌口号为”从容进取,品质生活”,服务品牌是”满意到家(It’s home)”。 首款产品东风风神S30(三厢车)是东风乘用车公司秉承”人性、自然、科技”的造车理念,坚持市场导向、自主开放、集成创新的研发指针,汇聚东风40年造车经验和近20年轿车领域合资合作的积累,经1000余名工程师历时4年开发的全新车型。2009年4月上海车展全球首发以来,东风风神S30荣获40多项大奖。2009年6月30日,东风风神S30在武汉工厂下线,并于7月22日在北京上市。 第二款产品东风风神H30(两厢车)于2009年11月在广州国际车展全球首发,先后斩获20多项大奖。2009年12月29日,东风风神H30在武汉工厂下线;2010年1月27日,东风风神H30在成都上市。 2010年4月23日,东风风神H30 CROSS 北京车展全球首发。2010年5月25日,首批一百辆东风风神S30 BSG混合动力车交付武汉市,东风风神由此成功迈出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重要一步。2010年10月24日,风神S30 2011款联手湖南卫视借助《勇往直前》节目全国超越上市。亚运会首棒火炬手、自由泳世界冠军张琳成为风神S30 2011款代言人。2011年1月17日,风神H30 2011款全国超越上市。 东风乘用车公司的长期发展目标是缔造优势品牌、形成强大研发、构建高效业务,使东风乘用车公司成为国际知名的汽车企业,使东风风神品牌屹立于世界汽车强势品牌之林。本文关键词:风神h30cross怎么样、东风风神H30CROSS。这就是关于《风神h30cross怎么样, 东风风神H30CROSS(东风风行品牌介绍)》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还没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