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个消息,让人心里五味杂陈。

江苏有个艺考生,高中三年家里为了他的学习砸了36万。这个数字说出来都让人倒抽一口气,36万啊,在很多地方都能买个不错的车了。
结果高考分数一出来——398分。
孩子看到分数就哭了,跟爸妈说“我没考好“。家长听到这话,整个人都懵了。三年来他们是怎么过的:在学校附近专门租了房子,光房租就花了6万;各种补习班报了个遍,8万没了;还有一对一的补课,这个更狠,22万。

算下来,36万就这样花出去了。
可是这398分意味着什么呢?今年江苏的一本线是519分,本科线是463分。表面上看,463分就能上本科,但实际情况根本不是这样。想上个公办的二本学校,起码得500分左右;就算退而求想上个好一点的专科,也得480分。
这位考生的398分,连个像样的专科都够不着。

这样的事情不是个例。张家港还有一位母亲,三年时间给女儿花了100万补课,最后女儿考了356分。有人给这位母亲算了一笔账:这100万如果每个月给孩子发5000块钱工资,能发20年。
现在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月薪5000都不一定能拿到。那花这100万补课到底图什么?

很多人说,平时不努力,光靠补课是不行的。这话听起来有道理,但背后的问题更复杂。
家长们花了这么多钱,付出了这么多精力,孩子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成绩。这时候,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谁都希望自己的付出能有回报。但现实就是这样,不是所有的投入都能换来想要的结果。
关键是要对孩子的学习能力有个清楚的认识。不能盲目地砸钱补课,以为钱花得多就一定有效果。

教育这件事,分数只是一个方面。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适合读书考试,有的可能在其他方面更有天赋。家长需要做的,是帮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路,而不是非要把所有孩子都往一条路上赶。
电影《哪吒》里有句话:“娘从来没在乎过你是魔是仙,娘只在乎你是娘的儿。“孩子的成绩和分数,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孩子做错了题,不等于做错了人;榜上没有名字,不代表脚下没有路。
有天赋就让他发光发热,资质平庸就让他平平安安。身体健康,心情快乐,这些比什么都重要。

一张考卷决定不了一个人的一生,未来还有无数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