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风停夜泊

与上一辈的人相比较而言,当代年轻人换着花样地取悦自己爱人的日子,远不如上一辈人朴实无华过得舒心与恩爱。似乎这种现象让当下的年轻人不知所措,不知如何来拯救自己暗淡的婚姻与麻木的感知。其实,在上一辈人的概念里,那些看似或听似的虚华远远比不上两个人在一起的默契与相互谦让更重要。

我生长在一个兄弟姐妹众多的家庭,父母都是朴实的农民,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很少见过他们有特别激烈的争吵,我只见过一次,他们很正式地坐在一起表情严肃。

“这个事如果你觉得你的决定是对的,我绝不拦着,因为我过多阻拦你内心里还是觉得自己想法是对的。但是,如果这件事的结果证明你是错的,那么接下来再有类似的情况发生,你需要听从我的建议!”

这是我唯一一次见过他们如此严肃的沟通,具体因为什么我也从来没有问过。我只知道他们一直以来,都是非常默契有佳。

到现在我已面临谈婚论嫁的年龄,在父母的相处之道中我懂得如何享受爱与被爱。所以,我对于未来的人以及我们的婚姻,有着一个很准确的选择观。

独断专行是相处大忌,相互尊重顾及彼此的感受在相处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我的父亲母亲,他们之间也会存在很多分歧,也会在各种情况下对于对方的言辞或做法有些不赞同的时候。但是,在他们彼此眼中对于相处的理解为:无论男人女人都有面子。并不是我们常见或常听的一句:男人,必须给足面子。

我的父母相处中,在母亲给父亲留面子的同时,父亲也会时刻顾及母亲的感受与颜面。父亲说:“相比之下,女人更需要颜面,因为女人脸皮薄,面子矮!”而母亲嘴里却说:“能够被你们的父亲如此时刻顾及感受,这是我的福分。我还有什么理由不以柔情回馈!”

母亲说:“如果爱一个人,那可能就是发自内心的去顾及对方的感受。”

在相处过程中相互尊重、时刻顾及彼此之间的感受,不以自我为用心,才能够在日积月累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中过得惬意,给对方轻松也给自己舒心。

我爱你,远不如我懂你。这个懂可能是简单几个字的表述,也可能是一个简单的眼神,更可能是你什么都不说我就知道你的内心世界。

母亲说,在她那个年纪与时代,其实不太理解什么是爱。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所谓的轰轰烈烈爱一场的爱情,在母亲眼里那些只是普通生活的一个点缀,母亲说,如果一定让人给爱下一个定义,那爱就是一个字“懂”。做到了懂,才能做到琴瑟和鸣。懂,才能做到用心的呵护。

懂,才会合拍。这个懂包含很广泛,比如对方的喜好,比如对方的做事风格,比如对方的生活习性。在一个互懂的婚姻里谈爱的人才最有资格。

在一起的日子里,你对我的认可是我对生活充满自信的动力。你是我今生最正确的选择。我可以安心地把自己交给你,也会把你好好珍惜。

父亲和母亲的生活里,我们从未听见他们彼此埋怨,如果有什么情况需要处理或有什么事物需要做,我们听到他们彼此口中常说的是:“这件事你爸爸/妈妈会做好!”或者他们已经做好的事情在后来谈论起来时,还会非常真诚地对对方说:“如果你做或许会比我做得更好!你会比我想的细腻/你会比我更加理性!”

一旦父亲或母亲做事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他们会互相鼓励与安慰:“不用太上火,你已经很用心去做,这样的结果谁也不想。就当作我们学经验了吧。况且,你做得已经很好了!”

母亲说:“爱一个人,大抵上就是在自己眼中,对方的认可能给自己足够的信心,自己也能非常安心的把自己交给对方!”

相互赞美与认可远远比相互埋怨的效果更好,相互赞美与认可的过程中,会增加彼此的自信心,也会提升彼此对于事态发展的认知度。

父亲与母亲的婚姻里,他们从不谈爱,却一直呈现着彼此深爱的样子。互相尊重、互相认可、相互懂得,这种相敬如宾的婚姻,让我对婚姻观有着一个正确的理解:在那些虚华的轰轰烈烈背后,能够相互的享受爱与被爱才是对一个和谐家庭的美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