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萨特曾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二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

《长津湖》之所以引起华夏儿女的爱国共鸣,是因为它来自抗美援朝真实故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歌声现在听起来很是轻松欢快,但在当时它更带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悲壮。

70多年前,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背井离乡,只为国家和人民的安全。正如影片中指导员所说“我们这一代打仗是为了我们的下一代不再打仗,如果这一仗我们不打,那以后就得我们的下一代来打!”正因为这种视死如归、马革裹尸的信仰,才会让英勇的志愿军战士无所畏惧,创造奇迹。

信仰是每一个人必须具有的精神支撑和力量源泉。当我看到那一个个被冻僵的士兵端着步枪趴在雪地上时,在忍受着零下40多度的严寒天气下,他们宁愿化成冰雕,也决不退缩。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全部来自他们对于新中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因为他们相信新中国一定会胜利。

何其有幸生于华夏、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在祖国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居安思危,饮水思源,因为我们今天的幸福正是他们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因此、我们要时刻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用我们沸腾的热血和不变的信仰贡献自己全部力量,建设更加美好的中国。(姜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