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发声#

8月16日,沉默许久的李嘉诚再次走红。

刊登在纸媒上的两版不同话语瞬间引发热议,91岁的李嘉诚也瞬间登上热榜。李嘉诚家族在港拥有极高的声望,多年以来李嘉诚也是备受人们尊崇。

虽然李嘉诚是一个企业家,但是也是一个被人宠爱的“网红”。

很多网红是凭借颜值捞金,相反李嘉诚是凭借才华赢得了大家的青睐。

在港问题上,很多人也是想要听听李嘉诚的看法。外界对于李嘉诚的呼声不断,不过多日来李嘉诚方面丝毫没有动静。因为李嘉诚家族在港有着极高的声望,所以李嘉诚不表态不说话,大家也是有着不少的想法。

很显然,这一席话李嘉诚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的。毕竟李嘉诚身份特殊,如今的李嘉诚已91岁,面对诸多问题自然不会太草率。没有发声,很显然是在考量怎么说更为合适。

因为角度不同,所以看待事物的看点也不同。外界对于李嘉诚的两句话也是争议不断,那么91岁的李嘉诚公开发了两句话到底寓意何为呢?

首先,我们来看下第一则话语:以爱之义,止息怒愤。

从资料查阅来看,以爱之名义,出自一部小说,字面意思是:我们不能以爱之名去伤害别人,也不该被人以爱之名来伤害,爱不该是自私的。

很显然,李嘉诚这席话是双向的。

结合后半句“止息怒愤”,将自身的观点直接表达了出来。既向上传递了自己的观点,又向下表述了自己的立场。

无论是任何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似乎都没有什么毛病的地方。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第二则话语:黄台之瓜,何堪再摘。

从资料查阅来看,黄台之瓜,指《黄台瓜辞》,为唐李贤所作。原诗为:“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则天不能再废太子。这句话的意思,是比喻不堪再摘,出处:《新唐书·承天皇帝倓传》。

简单的从字面来看,这句话很不简单,很显然是对下所说的。在这一句的后面,李嘉诚加上了“何堪再摘”。很显然,已经明确亮明了自己的观点。

其实,这一句话李嘉诚早在2016年的就说过。此次再次公开发表,很显然是亮明了态度和不变的初心。

最后,要从李嘉诚的两则引经据典的词语落款来看。

要知道,李家在港家世显赫,不仅在港在整个国际都享有崇高的地位,不过李嘉诚在这个问题上以一个市民李嘉诚来落款,很显然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一方面,李嘉诚表达了观点,而且挑明了立场,同时不失身份,也表达了自身的顾虑。可能是担心部分人恶意解读,所以李嘉诚不仅引经据典,而且直接抛出核心。

在这个问题上,如果李嘉诚不发声,那么自然会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正所谓:“发声胜过缄默”。

虽然说得有点晚,但是来得很及时。在目前的局面下,李嘉诚不仅亮明态度,而且指明了方向。说的这席话,公开后不仅媒体热议不断,而且得到了高度的认同。

李嘉诚之所以把话说得滴水不漏,又巧妙地亮明了观点,同时发声不早不晚。

其实,也完全能够理解。毕竟李嘉诚是商人起家,有的话不方便说,也不能说。李嘉诚一开始没有说,可能是在考虑如何完美地表达,毕竟自己是风云人物。稍有不慎,就会遗臭万年。

作为一个商人,自然需要学会圆滑。

两段话,不仅兼顾各方,而且听起来也是极为舒心。话语不多,但是内容很饱满和详实。懂的人,自然都懂,不懂的人,自然也看不懂。

从正常的角度来说,李嘉诚的看点其实非常吻合当前的方略,在李嘉诚发声后,诸多本地人士也开始亮明立场,很显然李嘉诚的发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常言道:丈夫无苛求,君子有素守。

目前港的问题,不是李嘉诚一人能控制,也不是李嘉诚一人说了就算。

虽然李嘉诚家族家世显赫,声名远播,但是有的问题不是自己说了能算。虽然李嘉诚没有及时说话,但是这件事一定对李嘉诚有影响。

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在发声中,李嘉诚也是非常低调地写道:“一个市民”,很显然是亮明了“匹夫”的观点。看上去是在避嫌,其实李嘉诚是在呼吁,人人参与进来。

要知道,目前已经不是一个人能解决,也是一群人就可以镇压,而是大家齐力同心,共同站立起来,一起来爱国,爱港,共同包容。

如果真的出了问题,那么谁也捞不到好处。

正所谓李嘉诚所说的:“黄台之瓜,何堪再摘”。

在“黄台之瓜,何堪再摘”、“以爱之义,止息怒愤”,火热全网后,李嘉诚也是成为一大焦点。在91岁这个年龄,本该属于安享晚年,完美退场的时间,不少人觉得李嘉诚无需发声,但是遇到这样的事情,李嘉诚自然也是不好做。

在这个时间点,李嘉诚能勇敢的站出来,无疑让人佩服。

91岁李嘉诚发声寓意何为,引经据典热议不断,两版台词你读懂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