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击打中的寸劲解析

(一)寸劲

寸劲是在短距离内快速发力并使击打力达到最大,缩短了蓄劲时间和力的运行空间,近距离快速打击,破坏对手的时间感和距离感,从而使对手来不及防御,反弹力无法发出。寸劲主要利用体内空间和内部组织的形变而产生,是内力的一种表现方式,寸劲的发放需要身体具有高度放松的能力,筋骨放松,内层肌肉放松,同时具备短距离内快速拉伸的能力。太极拳、八极拳、形意拳、咏春拳等拳种,都有寸劲的表现。

(二)李小龙的寸劲表演

武术大师李小龙曾以寸劲作为中国功夫的一个重要看点。1964 年 7月,李小龙应邀出席在美国加州长堤举办的国际空手道大赛,并进行了寸劲表演。

一个志愿者站在李小龙面前,李小龙很松弛地伸出自己的手臂,当拳头伸到离志愿者胸口只有一英寸的位置,然后猛地出拳,却将志愿者击出好几米远。猝然出击,猝然结束。这种作为“内力”反映的寸劲,更多依赖于肌肉短促的拉伸,与西洋拳远距离蓄势、身体大幅度运动发拳截然不同,并且效果惊人,震惊全场。

形意拳、太极拳中的弹抖劲与寸劲,本质都是一样的。都讲究“一身备五弓”“身似火药桶”,一触即发。

(三)寸劲对反弹力的克服

反弹力具有抗击打功能,而寸劲、二次打击和快速连续打击能克服反弹力。克服对手肌肉反弹力和抗击打力的方法主要有两个:一是发寸劲,二是制造快速的二次打击、三次打击、连续打击。

快速的连续打击,必然需要使用寸劲。由于身体反弹力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时间,寸劲在距离很近时发放,对手身体来不及准备,来不及产生反弹力。快速击打时,对手往往对于第一次打击可以产生反弹力,针对其后的连续击打,则难以产生反弹力。

邱海洋博士武学著作《中国武学》

本文摘自邱海洋博士武学著作《中国武学》,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