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所和监狱,虽然都属于监管场所,但因为关押人员情况、管理模式等不同,伙食上的差别还真不小。今天就跟着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先来说说看守所。看守所主要关的是犯罪嫌疑人,还有短刑期的罪犯,人员流动性大,而且只是临时羁押,所以在生活条件上,包括伙食,就不会太讲究。
早餐基本是玉米粥配馒头,天天如此,想换个口味?难!偶尔可能会有个煮鸡蛋,那就算是加餐了。中午和晚上的菜,主打一个“水煮”,食材大多是应季的便宜菜,像土豆、西葫芦、白菜、萝卜这些。做法就是大锅煮,放一点点油,除了盐,没别的调料,煮出来的菜寡淡无味,而且还煮得很烂很烂,为啥呢?怕吃坏肚子呗。主食常年是馒头,北方的看守所更是几乎看不到米饭。

不过,逢年过节的时候,看守所也会改善伙食。春节这种大节日,能改善三天,其他小节日就一天。大年初一中午,会给一顿速冻饺子,虽说很多都煮破了,只能连汤带水吃,但对于里面的人来说,这也是难得的美味了。
在看守所,每个月还能花200块钱买点零食和日用品。方便面和榨菜是最受欢迎的,毕竟天天吃水煮菜,嘴巴都快淡出鸟来了,吃点这些重口味的,能解解馋。

再讲讲监狱,这里关押的都是已经判决,要长期服刑的犯人。监狱的硬件设施相对完善,伙食自然也比看守所好一些。
早餐的选择就比较多了,小米粥、八宝粥、黑米粥换着来,隔三岔五还能喝上鸡蛋汤。元宵节有元宵,端午节有粽子,虽说数量有限,但也算是有过节的气氛。
午餐的菜品更丰富,会有荤素搭配的炒菜,像洋葱炒鸡蛋、白菜炖豆腐、土豆烧茄子之类的,每周还会提前把菜谱贴出来,让大家心里有数。主食种类也多,每周有三次米饭,一般安排在中午,晚餐还有两次热汤面。而且,监狱里夏天会供应绿豆粥,北方监狱主食以馒头为主,南方则以米饭为主,要是有少数民族服刑人员,还会提供民族餐,照顾他们的饮食习惯。

监狱加餐的机会也多。节假日肯定有加餐,劳动改造表现突出的,还有奖励餐。端午有粽子,中秋有月饼,过年的时候,初一和初五的饺子还是自己包的,大队民警会组织人去伙房拿和好的面和拌好的肉馅。加餐的菜也比较扎实,红烧肉、炖鸡都有可能。
另外,做饭的人员也不同。看守所做饭的一般是从外面聘请的大姨或者工作人员,他们自己不吃给在押人员做的饭菜,所以不太关心质量。而监狱里是服刑人员自己做饭,他们自己也要吃,要是饭菜不卫生或者没做熟,会被扣分,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菜品质量。

看守所和监狱在伙食标准、营养搭配上也有差别。看守所的伙食标准和当地经济水平有关,有些地方条件好,伙食就稍好一点,有些地方就差些,整体来说比较简单,营养也不太均衡。监狱则会按照相关规定,注重营养搭配,保证服刑人员的基本营养需求 ,虽然比不上外面的大鱼大肉,但比看守所好多了。
看守所和监狱的伙食差别还是挺明显的。不过不管在哪,都别想着能像在家一样吃得随心所欲,毕竟这是接受改造的地方,不是享受生活的地儿。咱可得遵纪守法,别因为一时冲动,进去体验这种生活 。
小编寄语: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一切都在变。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兼程是状态,风雨无阻是心态。
还没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