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我们要去石嘴山黄河大桥,牛哥哥的车在前面引路,汽车沿着滨河大道向北把我们拉到了“石嘴子公园”,公园沿着黄河西岸绵延七公里与黄河金岸道路连接,她既是黄河西岸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也是沿黄河一线形成的一道绿色屏障和世外桃源。河的东边是内蒙,是一片大旷野。我们心心念念的石嘴山黄河大桥就在我们北面不远处。这些年走过路过的地方不算少,不知为啥就惦记着这个地方。也许它有着太多我们人生的第一次,有着我们的梦想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0岁那年来到石嘴山,知道我们课本上的母亲河就在市里,天天磨着母亲要钱去看黄河,花两毛钱坐公共汽车来到了渡口,渡口停着一只好大好大的船,5分钱一张票我们到了河东。河东是内蒙地界,我们也算出了省游玩。岸边不远处有个小商店,我们进去转了转什么也没有买便出来了。同学告诉我顺着路走,前面可以走到拉萨庙,我一个人不敢走,就跟着同学在内蒙的河边玩了会。买了回程的船票上到船上才知道船上不仅仅载人,还载汽车,汽车过河好像一元钱,我有点目瞪口呆。几年后我走进了工作岗位,听1967年进厂的师傅讲她们去上海学习,在南京过长江时她们乘坐的火车是在浦口被轮船摆渡过江的。我才知道自己的孤陋寡闻,在火车这个庞然大物跟前,汽车坐船实在不值得大惊小怪的。
离开渡口我们顺着来时坐汽车的路走了回去,市里只有一条沿着黄河岸边的南北街道,沿街是各个商铺和工厂,街道的后面是住宅区。看着商店里饭馆里好吃的,只能吞咽着口水,肚子饿了吃几口自己带的馍馍。
到了电影院跟前我们开始拐弯往西走,因为这是贺兰山脚下的大荒滩,整个路都是上坡道。路的北面是矿务局的一个矿区,高高大大的建筑,忙忙碌碌的人群,运煤的火车,记忆最深的是一个特别高大的煤石山,比机务段的炉渣山大,同学告诉我那是从煤里挑出的石头,从那里可以捡到煤。没有在矿区生活过,也不知道残存在脑子里的记忆是否正确,喜欢捡煤核的我们怎么就记住了煤石山。那时我们脚底下的土地蕴藏着极大的煤炭资源,矿井底下纵横交错的巷道让那些沉睡的煤炭重见天日,为宁夏的发展,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它们的光和热。那些井下作业的矿工们,他们付出的艰辛汗水甚至危险都是让人难以忘怀的,他们是一群最应该被人们铭记的群体。
那时我们刚刚学会了一首歌,听说是教我们唱歌个子不高胖乎乎的张老师自己创作的:“石嘴山呀真是个好地方,东邻黄河西靠贺兰山,中间是大荒原呀煤炭资源广,大荒滩上建花园,建花园。”
通往铁路的马路一直向西,到了面粉厂拐弯向南过了铁路道口就到了铁路地区,我们一群孩子过了矿区以后就从荒滩上抄小路向道口走去,十几里的上坡路走回来真的挺累的,可我们几乎每次都是走回家的,那样我们就能省出两毛钱的汽车费。从第一次走这条路至今已经有60年了,实在不知道如今这条路变成什么样子了,不知今生还有那个体力耐力重走一趟这条路不?
还没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