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
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
——林语堂
文丨旧故麻袋
接触的第一部话剧,是孟京辉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虽然那时的我秉着凑热闹的心态,买了最便宜最靠后的座位,但话剧带给我的震撼却丝毫没有减少。我被话剧演员带入到那个场景,她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深深触动着我,因她的情绪而情绪,因她的喜悦而喜悦。散场时,我有些怅然若失,好像感觉失去了什么,大概是戛然而止的剧情,还让我回味其中吧。
之后我又去看了孟京辉的成名作《恋爱的犀牛》、孙海英和吕丽萍夫妇的同台话剧《独自温暖》......和影视剧不同的是,话剧的舞台感染力直接、深刻,能够让你直观感受到散落在周遭的一切,即便是一个眼神,一句哀嚎,都足以扣人心弦。
而以舞台剧形式在综艺节目中呈现的,大概《我就是演员》、《国家宝藏》这类节目都算,而像这档新综艺表现这么存粹的我还是第一次见。
说回嘉宾,赵立新和黄维德表演都不错,赵立新舞台剧出身,台词功底好,但表演比较夸张;黄维德电视出身,收放自如,比较细腻自然。因为没看过《月亮和六便士》,所以我也不好对表演做出客观评价,反正这样的形式感觉得挺好,引人入胜,只是建议把专家点评环节取消掉,放在这里有点突兀,而且完全不明白为什么要放专家点评。
从表演到舞美,从立意到品质,《一本好书》都体现着一种当下国内视频节目难得的诚意与态度。
“让人看懂”是在这个时代是最简单,但又最不容易做的事,特别是像这类文化类型的综艺节目,会让一部分人唯恐避之不及,怕极了自己文化不够,内涵不深,看不懂这类节目。
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没有人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而是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读书使人明智。
为书而来,收获的并非书。文化的最高境界是艺术,期待之后《无人生还》、《霍乱时期的爱情》、《查令十字街84号》、《麦田里的守望者》、《尘埃落定》、《万历十五年》、《三体》、《格调》、《人类简史》、《未来简史》等著作被演绎,被赏读。
一本好书就像是一杯茶,你细品,总有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还没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