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中旬,我到杭州参加了smart的年度活动“灵感研究所”。到这时我们才意识到,曾经的都市精灵已经二十又五了。在百年品牌并不稀罕的汽车领域,1/4世纪的历史似乎并不值得书写一番。但我们无法用常规视角,来审视smart这个特立独行的品牌。它在不长不短的25年里,走得相当精彩。
其实smart的整个故事,远不止25年。早在1972年,被后人誉为“smart之父”的约翰·汤姆福德画了一张草图。那是一台长约2.5米的小车,省油、灵活、便宜,预计采用纯电或混动的驱动形式。梅赛德斯-奔驰的确需要一台低功耗座驾,来对抗日趋严重的石油危机。但在那个年代,这种设计还是太过超前了。
约翰·汤姆福德最初的手稿
该方案被一路搁置到1981年,约翰·汤姆福德基于此又推出了NAFA概念车。按今天的标准来看,它是妥妥的A0级都市微型车。但官方在综合考虑了稳定性、耐撞性和量产可行性之后,再次将它否决。
NAFA概念车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1990年。为了和传统机械表品牌争夺市场,Swatch想打造一台小型、时尚、紧凑、个性的都市小汽车,用于进行跨界推广宣传。而与之有着相同目标的梅赛德斯-奔驰,就是一个很理想的合作伙伴。双方的磋商非常顺利,不仅很快成立了MCC合作公司,而且将新品定名为smart。这个单词可拆解为“S-M-Art”,也就是“Swatch和Mercedes-Benz的艺术向合作”。
MCC的第一款作品:Eco-Speedster
1998年,smart的首款车型City Coupé正式下厂。交付之前它做出了一系列的改动,比如增加前部配重、降低整车重心、加强悬架弹簧。而争执良久的动力单元,最终也锁定为更传统稳定的内燃机。
最初的smart全系车型
在后续的一系列扩张进化中,smart始终保持着极快的更迭速度。它出过敞篷版,出过性能版,甚至还推出过代号“W452”的Roadster跑车。在2004年推出长轴四门四座版本时,smart的定名规则也得到了重塑——双门和四门车型,分别被称呼为Fortwo和Forfour,而这种叫法也一直延续到今天。据统计,smart在一生之中推出过15款概念车,以及50款特别版。要知道,这些衍生品几乎是围绕着一台车展开的。这个创作能力,放眼全行业也是相当炸裂的。
这张邮票上展示了smart所有的特别版车型
早在2019年,smart就成为了全球第一家“全面油转电”的汽车品牌。得知此消息时,很多人都发出了“smart已死”的哀叹。但他们似乎忘了一件事:这个小车从诞生之初,就动了使用电能的念头。而且在此前的三代车型之中,smart推出过四代纯电动车型。如2008款smart Fortwo Electric Drive,以及2017款Smart EQ Fortwo。毫不夸张地说,电动化发展贯穿了smart的整个产品线进程。故而精灵#1的出现,对于smart来说更像是一种回归。
在过去的25年中,smart的车主数量超过了百万人,但这一热爱盛况还没有到翻篇的时候。虽然精灵#1做到了品牌史中前所未见的大,且定位也从A0级小车横跨到了中型SUV。但它的整个内核,并没有发生改变——精灵#1仍旧是那台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性的smart。
大多数人都在某个时间段,对smart萌生过发自肺腑的向往。有的关于便捷出行,有的关于艺术风潮。今天的它已经25岁了,但吸引力反而变得愈发强烈。似乎放眼全行业,你也找不到比它更有意思的出行工具了。
汽车工业日趋成熟,我们能买到的低价高质车型也越来越多。但同质化的问题,几乎困扰着几乎所有的造车品牌。设计语言、动力配置、平台架构、智能硬件……当这一切都标准化、规模化之后,汽车也就越造越没劲了。每每触及这一话题时,我们总会第一时间想到以Smart为代表的精灵小车们。花十万块,就能买到可媲美敞篷跑车的低撞衫率。这份快乐,直到今天依旧鲜有竞品能否复刻。
这次灵感研究所活动的另一大要素,是smart精灵#1 Pro开启大定。至此,精灵#1全家族已经集结完毕。而另一边,比它小一号且采用溜背姿态的smart 精灵#3,也出现在了工信部网站上。不出意外的话,四月份上海车展就是它的全球首秀舞台。
精灵#3设计手稿
“今晚带我走吧,带我去哪里都行”,the Smiths乐队在超过30年前的歌中曾经这样唱过。然而我们现在还是非常乐意如此!而且不是在巴士或者是共享汽车中,而是在自己的车中。一辆完全属于我们的车中。
共计 3197 字丨建议阅读时间 8 分钟
这种感觉就像是,人们用手指打开布丁杯,然后品尝着舔了一口。连最后一口都要吃掉,一点都不剩的感觉。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夜晚。生活,时间,我们不会将时间浪费在闲聊上,真正的肥皂剧上,网播剧上或者是LED闪烁的网吧之中。
今天不用再拍那些测试照片,不会像那些偷窥狂那样在沙发上留着口水盯着马拉松运动员的短裤让自己虚度时光。网络的节奏是24小时X 7天,让我处于安静中。我必须要脱离生活,坐进车里。开往城市之中。开出城市以外。注视着川流不息的车流,点亮那些光亮,并且从云海中抽离出来。
今天晚上我们有一个超棒的伙伴:一辆敞篷的Smart。它的名字叫做程序(Programm)。它是敞篷的,它是Smart。它很小,它很紧凑,它拥有软顶,它有自动变速箱以及一个环绕立体声音响。
这里和今天是不同的。我无所谓,无论是某个在大城市里开车徘徊的人看到了我或是怎么样。我就想让我成为我自己。成为我车里的那个人。我们想要去斯图加特半山腰的地方看一眼城市的样貌来做一下热身。当然是要去Cleverly Hills,相信有些人也会有同样的想法。
秋季黎明通往破晓时分的灯光明显非常稀缺。我们看一眼火车站吧,ICE火车驶入或者驶出火车站的地方。在长达约5个小时的时间里,这一切仿佛是在汉堡一样。这里像是沿海城市的午夜么?
当然不是,岸边的明珠确实有,但其他的景物与我无关。我更希望待在接近于青年旅社所在的山丘之上。在那的旁边约有400级台阶,这是斯图加特非常有名的台阶。
曾经是酿酒师们建造的,为了成功走到葡萄藤子旁,也更能保证他们中的情侣在每一次攀爬的过程中能够亲吻的时间更长一些。好吧,这些阶梯很显然已经超过30年了。无所谓了。在这么一个夜晚,我们应该放开这些念头。
我们应该听听什么音乐呢?上世纪80年代的歌吧,也许90年代的也很不错。用发电厂乐队的歌代替动力俱乐部乐队的歌吧。比如“跨越欧洲的特快列车”(Trans Europa Express),或者“无尽的欧洲”,当火车站离开了我们的视线,让我们朝向港口的方向驶去,因为我们在斯图加特还得看看其他的地方。
东码头、中码头、西码头,吊车、轨道和船舱——所有要看的都在那里。有些阴郁情怀的工业氛围取代了下班后的交通拥堵,是内河运输中有那些驶向黑海的船舶。从网络上,人们学习到,行驶或者静止的车厢需要的是一个铁路基础设施使用的框架协议。
是的没错。我现在还是换一下音乐频道吧。从发电厂乐队的“大都会”换到汤姆·佩蒂(Tom Petty)的野花。我把音量调大点,感觉像是让一些小石子在镜面上跳舞。
夜晚来临了。这里原本就已经很漂亮。在6摄氏度的时候。一切都陷入了沉寂。但是慢慢的冷的可怕。汤姆·佩蒂唱到“现在是时候继续前行”。
从路边到天际线
这里非常好的关键词是:打开空调而且温度调的不要那么高,从路面去往天际线的方向,也是去往符腾堡墓礼教堂的方向。如果不开车的话,人们不可能用时42分钟就达到那里。
你可能需要两段步行路途,还要乘坐一次地铁和一次公交。然而我就不同了:我的车没有顶棚,我可以听聒噪的音乐,拥有加热功能的毛绒座椅,没有上面这些可能人们会因为烦躁的城市光电烟雾而错过天边飘走的云彩。
这可能会让人想起神圣的比约克(Björk)的视频“人类的行为”。这非常应景,因为冰岛精灵可以通过吹长长的管子感觉像是扩音器号角。如果在家的话,这可能是个问题——但在这里并不会,我是只属于我自己的。
走路的话可能现在就需要直接走到墓礼教堂了,而开车的话我还必须在前面先转个弯,这样我就拥有一个极佳的视角。这是对于施瓦本人的一次穆赫兰道驾驶(Mulholland Drive)。
即使锅炉房需要大量的空气,但锅炉房上方的一切都是好的。斯图加特虽然顶多是洛杉矶的八分之一大小,但是洛杉矶的夜色斯图加特都有。那里蓝光闪烁,红色光谱的尾灯拖拽着从城市中走出我的实现,并且体育场灯光掠过的时候,会有白光摄入进来。如同在相对而立的斜坡上远望的灯塔一样。
1965年的春天,在那里灯塔曾经为了欢迎女王而照耀了刚有绿色的早春时节略显悲伤的草地。还照耀了那些爱看热闹的人的鞋子。无用的汽车知识是:菲利普王子在那时女王欢迎仪式上玩弄敞篷奔驰300的电动车窗,造成电池耗尽,造成女王丈夫及市长的妻子必须要换到非敞篷版车型中。
旁边的第四代高尔夫中坐着一位年轻人,侧窗半开。从车窗的缝隙中飘出来的是我青年时代流行的香水味道。合着啤酒香飘入我们敞篷的Smart中。也许还伴随着一点轻微的芳草的味道——我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味。绝对不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味道:“保护”以及“天气风暴”。
接下来去哪里呢?还是毫无想法。最重要的事情是开车。要不尝试着横穿过城市吧。the Smiths乐队唱到:“请让我得到我想得到的”,然而要小心,在曾经的直线加速赛那里晚上限速30公里/小时,潜伏着很多测速拍照。造价为10万欧元的测速拍照通过光学雷达可以同时测出所有驾驶道路的违章。
然而Smart的立体声却可以充当“警察”的作用,额外提醒我们别超过110公里/小时的时速。另一种行驶的红灯区还需要穿过好几条街。小而且亲密而且哎呀还要我怎么说。无论怎么说吧,汽车对于莱昂哈德区是一种禁忌。白天的时候我本可以快速的开往德国最古老的宠物美容店的。
您可以看到:斯图加特有情调也有魅力。还有那些新建筑。并不仅仅是因为斯图加特S21号城市建设项目,还因为那些已经存在的建筑。这里是欧洲区,这里有现代化的城市构建。它听起来像是被人类联盟和只有迷恋的伏特加酒馆煮沸了一样。
有些人喜欢这里,这里大面积的展示着Primark的广告,并且聚集着很多高档汉堡店。我还是比较喜欢Smart的轻便,在这种街道上也显得非常灵活,并且通过踩下油门让我们愉快的感受到涡轮的呼啸,伴随着的是劳斯·巴拉德(Russ Ballards)的“声音”而离去。
the Smiths乐队说晚安
我们径直冲向火湖(地名)。去往城市的中心,在那里我们不只期待沉默寡言的小情侣,还期待着发脾气的天鹅。在这个时间段,在德国这个建筑最密集的城市,斯图加特的西部甚至有点安静。
尽管曾经作为消防水池之用,但是火湖和圣约翰教堂待在一起还是很有氛围的。那么我的心情如何呢?哦,真的是非常犹豫。准确的描述一下现在回家时应该有的心情。
有点像Kissing the Pink乐队的Big Man Restless那首歌或者像Depeche Mode乐队的Fly on the Windscreen。尽管没有哪首单曲是已经刻录在光盘上的。但是心情还是很好。
感谢汽车。感谢城市。如同The Smiths乐队在1986年就已经知道的:“这是一束永不熄灭的光”(There is a Light that never goes out)。
本文关键词:奔驰smart敞篷、奔驰Smart敞篷改装厂家。这就是关于《奔驰smart敞篷, 奔驰Smart敞篷改装厂家(城市精灵夜行记)》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还没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