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曲社成为历史,被西安曲艺团取代?苗阜澄清:还是两个团体

最近一段时间,有媒体或自媒体在谈到西安青曲社时,介绍说青曲社已成为历史被西安曲艺团取代,还介绍苗阜曾自称的“民间相声艺人”也名正言顺地成为了主流相声队伍中的一员。这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其实,这一说法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一定的事实依据的。6月28日,苗阜在自己的社交媒体发文:“今天西安演艺集团与青曲社共同合作,深化改革,恢复西安曲艺团旧称重新启航!”

从苗阜的博文和相关报道中可以看出,西安曲艺团成立于1953年,六十多年来,该团创造了许多辉煌。而青曲社是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品牌和知名度的相声社团之一,在演出策划、媒体宣传、市场开拓、商业运营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经验。

如今,两家艺术团体宣布共同合作,组建新的“西安曲艺团”,而该团也就成为了全国第一个公私合营的专业曲艺团。同时,据苗阜介绍,该团还与中国《曲艺》杂志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目的是为了重现陕西曲艺重镇的辉煌。

西安曲艺团有限公司成立后,任雪迎担任董事长,苗阜担任总经理。公司决定,按照《公司法》规定,对总经理充分放权,最大限度发挥总经理的经营才能,支持公司经营决策的实施。

很快,改制后的西安曲艺团召开了动员大会。对此,7月3日,苗阜发文:“事业的合作首先是人的合作。西安曲艺团改制后第一次动员大会。感谢大家的信任,一起努力!再创辉煌! ”

7月11日苗阜再次发文:“老同志给这个六十七年的老团,题写了新团名!”从苗阜配发的照片看,他请曲协主席姜昆题写了团名。

担任西安曲艺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的苗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这次合作成立西安曲艺团有限公司,就是希望把陕西和西安的曲艺越做越好,让陕西曲艺这座丰碑屹立在三秦大地,也希望能带着咱们陕西曲艺人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

应该说,青曲社和西安演艺集团合并对于苗阜来说、对于青曲社其他演员来说都是好事。要知道,目前青曲社的演员有近两百人,面对这么多演员的工资支出、演艺运营等,作为班主的苗阜承担了巨大的压力,其实仔细想想,在商业演出不是十分景气的情况下,无论是谁都会感觉到肩上担子的沉重。

为什么青曲社的演出不是很景气呢?主要原因还是人才匮乏。

与德云社班主郭德纲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不同,作为青曲社班主的苗阜对此并不热心,于是德云社岳云鹏、张云雷、孟鹤堂、张鹤伦等年轻新秀不断涌现,可青曲社却除了苗阜、王声两位台柱子外,真正在全国具有市场号召力的演员几乎一个没有。其实,这个也怪不得别人,苗阜和青曲社不注重新人培养是出了名的。

例如,自2018年以来,国内相声大赛、综艺演出你方“唱”罢我登场,首先是东方卫视的《相声有新人》,国内的相声团体如德云社、嘻哈包袱铺、相声新势力,甚至西安本土的相声新势力、珍友社等都派出艺人参赛,可一直高调的青曲社却十分沉寂,压根儿就没派人参加。

《相声有新人》不论从参赛演员,还是影响力、关注度,都超过了以往任何相声赛事,许多过去并不知名的西安演员如相声新势力的窦晨光、常鹏旭,董蛟、申方园和辛杰、姬潘,珍友社的衡小珍、衡治等都通过这项赛事获得了较高知名度。

《相声有新人》是郭德纲、张国立作为导师的,不派人也就算了,但央视《首届中国相声小品大赛》,苗阜也没有派主力演员参赛,这就相当说不过去了。不光上述节目,就连国内知名的《欢乐喜剧人》《笑傲江湖》等,也没见苗阜派新人参加。自己本事再大,再辛苦,后继无人,这个社团能够欣欣向荣无疑是痴心妄想。

出身小剧场的苗阜凭着相声作品《满腹经纶》一夜成名后,他选择了一条与郭德纲“对抗”的路,接二连三闹出这样那样的风波,就这样,苗阜一步一步地消耗掉了本来不错的观众缘。

那么,青曲社被西安曲艺团取代的说法到底是真还是假?7月26日下午,苗阜正式给出了答案,他在自己的社交媒体说道:“青曲社永远是青曲社!青曲社愿意协助国营院团共同发展,才有了新的西安曲艺团!但还是两个团体!目的只有一个,曲艺的发展!”

苗阜澄清的文字说得很明确,那就是青曲社还是青曲社,西安演艺集团还是西安演艺集团,是两个团体!西安曲艺团有限公司是强强联合的一个艺术院团,是一个既密切联合又相对独立的公私合营专业曲艺团。

您觉得苗阜的青曲社从此会获得新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