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3军,由晋察冀军区第3纵队改编而来。
1、冀中纵队
1945年9月,冀中军区部分部队组成冀中纵队。
杨成武任司令,林铁任政委,李志民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沙克任参谋长。
下辖第1、第2、第3支队。
第1支队,支队长杜文达,代政委廖鼎琳,副支队长兼参谋长黄光明,政治部主任韩庄。
第2支队,支队长贾士珍,政委周彪,副支队长兼参谋长宋学飞,政治部主任张迈君。
第3支队,支队长兼政委王道邦,副支队长宋玉琳,代参谋长雷溪,政治部主任刘光裕。
1945年10月,各支队改称为第11、第12、第13旅,领导序列不变。
1946年5月,第11旅调归军区直属。
杨成武、李志民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周彪、王道邦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沙克、杜文达、廖鼎琳、宋玉琳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宋学飞、韩庄、雷溪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刘光裕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黄光明、贾士珍、张迈君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
林铁后参加地方工作,曾担任河北担任省委书记、第一书记等。
2、第3纵队
1946年6月,改称为晋察冀野战军第3纵队。
杨成武任司令,李志民任政委(后林铁),谭冠三任政治部主任。后陶汉章任代参谋长。
所属第12、13旅改编成第7、第8旅。
第7旅,旅长周彪,政委漆远渥,副旅长张鸿烈,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李呈瑞,代参谋长甘先林。
第8旅,旅长易耀彩,政委王道邦,副旅长宋玉琳,副政委张明和,参谋长宋学飞,政治部主任刘光裕。
1947年1月,察哈尔军区独立第11旅调归第3纵队建制,改称第9旅。
旅长陈坊仁,政委黄文明,副旅长兼参谋长杜瑜华,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蔡长元。
1947军6月,纵队调整,郑维山任司令,胡任政委,文年生任副司令兼参谋长,王道邦任副政委,魏震任政治部主任(后陆平)。
1948年5月,改称华北军区第3纵队,郑维山任司令,胡任政委(后王宗槐),王道邦任副司令兼参谋长,陆平任政治部主任。
杨成武、李志民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谭冠三、王道邦、郑维山、王宗槐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陶汉章、周彪、漆远渥、李呈瑞、易耀彩、宋玉琳、陈坊仁、黄文明、蔡长元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宋学飞、杜瑜华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刘光裕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林铁、胡、陆平未授衔。
张鸿烈后在镇反中被杀。甘先林、张明和情况不详。
3、解放军第63军
1949年1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3军。
郑维山任军长,王宗槐任政委,易耀彩任副军长兼参谋长,陆平任政治部主任,副参谋长张挺。后龙道权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第7、8、第9旅依次改称第187、第188、第189师。
第187师,师长张英辉,政委刘光裕,副师长徐信,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张迈君,参谋长魏群。
第188师,师长宋玉琳,政委李真,副师长范志辉,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李克忠,参谋长杨尚德。
第189师,师长杜瑜华,政委蔡长元,副师长兼参谋长李锐,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葛振岳。
郑维山、王宗槐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龙道权、张英辉、宋玉琳、李真、蔡长元、易耀彩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杜瑜华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张挺1962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李克忠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徐信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张迈君、范志辉、杨尚德、李锐、葛振岳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
魏群资料不详。陆平未授衔。
4、志愿军第63军
1951年2月,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3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下辖第187、第188、第189师。
军长傅崇碧,政委龙道权,副军长易耀彩,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黄振棠,参谋长杜瑜华。
第187师,师长刘光裕,政委张迈君,副师长兼参谋长徐信,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齐绛军。
第188师,师长张英辉,政委李真,副师长兼参谋长魏群,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李克忠。
第189师,师长许诚,政委蔡长元,副师长邱会嵩,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张文宣,参谋长原星。
傅崇碧、黄振棠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李克忠、许诚、邱会嵩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齐绛军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原星1960年晋升为大校军衔。
张文宣未授衔。
1953年63军回国。
5、2003年取消63军序列。
还没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