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这一次送他们上热搜的居然是空调。

每年的毕业季,都是青岛大学的高光时刻,他们成功把毕业典礼搞成了演唱会,耗资百万的典礼,也一次次把青岛大学送上热搜。但在58岁宿管大爷被热死的现实面前,演唱会上再美的声音,再燃的场面,此刻都变的毫无意义。

7月6日,青岛大学浮山校区滢园宿舍区一名58岁男性宿管在值班室昏迷,送医后抢救无效去世。

毕业典礼演唱会上的热让人心潮澎湃,值班室里的热却让宿管大爷停止了心跳。两种热,天壤之别。

从已知信息来看,大爷的死亡原因直指高温。事发当日,青岛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体感温度超40℃,而大爷居住的约6平方米值班室里,没有空调,仅有一台小型风扇“勉力支撑”,室内实测温度更是达到了骇人的51℃。这样的环境,别说是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就是身强力壮的年轻人也难以长时间承受。热射病,这个因高温引发的致命病症,很可能就是夺走大爷生命的“凶手”。

不过,事发后校方却迟迟不公布具体死亡原因,如此遮遮掩掩的态度,难免让人怀疑他们是否在试图逃避责任。

回顾大爷生前的生活,更是让人揪心。学生们口中,大爷是个热心肠,他长期收留校园里10余只流浪猫,自掏腰包购买猫粮和药品,甚至为猫舍安装3台风扇降温,生怕这些小生命也遭受高温折磨。平日里,他还主动帮学生修理东西,用自己的行动温暖着校园。

可就是这样一位善良的老人,却在经济上捉襟见肘。

据学生反映,学校拖欠他8-10个月工资,这使得他只能靠煮挂面填饱肚子,没钱给生病的猫咪治病,甚至要捡拾学生丢弃的衣物。面对这样的质疑,校方一句轻飘飘的“外包”就想撇清关系,简直是对生命的不尊重,对公众的敷衍。

再看青岛大学在高温问题上的表现,更是令人愤怒。校方声称“往年青岛夏季凉爽无需空调”,还承诺“今年暑假全校宿舍安装空调”,可事实却啪啪打脸。

此前,校内就多人因中暑送医,学生们深夜被迫在楼道打地铺降温。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夏季温度越来越高,这是不争的事实,北方的高温天气也不再罕见。可学校却固步自封,死守着“老黄历”,不愿意在改善学生和工作人员生活环境上投入精力和资金。更讽刺的是,学校2024年承诺改造宿舍空调却未落实,转头就能豪掷125万元采购“智慧宿舍管理系统”。

很多人对青岛大学的了解,都是从他们的毕业季开始的,现在来看,耗资百万元搞那么高大上的演唱会,表面光鲜亮丽,更衬托出宿管大爷被热死的悲哀,有那个锦上添花的钱,不如搞搞宿舍建设。现在给人的感觉就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无论宿管大爷是否属于外包人员,学校作为值班室的所有者和管理者,都有义务为在该场所工作生活的人提供安全保障。值班室长期缺乏降温设备,学校也未提供防暑降温用品或高温补贴,这就是明显的失职。一句“外包”,并不能成为学校逃避责任的挡箭牌。学校不能一边享受着宿管大爷为校园秩序和师生服务带来的便利,一边又在出事时将责任推得干干净净。

改善校园环境、保障师生权益,不是一句口号,更不是用来应付舆论的承诺,而是需要切切实实的行动。希望青岛大学能真正反思自身问题,给逝去的大爷、给学生、给社会一个交代,也希望其他高校能以此为戒,别再让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