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国企招聘新员工标注领导之女的事件登上热搜。本事件的梗概是这样的,长江设计集团一则招聘人员信息公开表中,有一个拟招聘人员的备注栏写着”该生为集团党群部主任陈静之女”。这件事情在网上传播之后,该标注栏又被改成了“该生为集团党群部主任陈静之女(根据集团《新员工招聘管理办法》规定:拟招聘人员为集团领导,总师,副总工及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配偶,子女,应将相关信息一并公示,故此说明)”。很显然,这是长江设计集团在本次事件成为舆论热点之后临时做出的修改。

从备注栏前后内容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这个长江设计集团的招聘大概率是在侮辱民众的智商。这是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情。非要能出个什么《新员工招聘管理办法》来再次描述一番。理由看上去冠冕堂皇。但是这更像是用一个谎言掩盖另外一个谎言吧?

那么好了,底稿是什么作用呢?很显然,国企招聘有很多环节。这样的标注目的不是很明显吗?这个人是领导家的孩子,在招聘的时候一定要高抬贵手,不要难为。之所以有这样的标注不就是该发挥这样的作用吗?

我的看法中,这件事情的信息公示栏之所以标注有某领导之女的字样。大概率是将底稿刚做公式用文件给发出来了。说是无心也好,说是集团内部人员故意也罢。总之含有备注的这一栏本该放在它应该在的地方的。而公示信息的话,估计这个所谓长江设计集团会将标注信息给去掉。如果不是内部人员,谁会去计较这样的事情?不要说领导之女叫什么名字,即便是领导本人,不是他们单位的估计在公开网络上也没有多少人知道。所以这一次的事件,应该是公示信息没有得到修改导致招聘用的底稿给发出去了!

既然发出去了,为什么会引起大家的公愤呢?这让我想到了周公子和小镇做题家的梗。周公子家族关系好,所以即便是自己的学校只是一个三本,一样可以轻松的进入当地的要害部门担任要职。而那些个小镇作题家虽然成绩优异,考上了名校。在跟周公子的家族关系比起来,文凭和能力似乎都弱了许多。很显然,周公子的嚣张表态中已经说明了,即便是他的同学学习好,考上了名校。虽然名义上拥有获得一份更好的职业的敲门砖,但是跟拼爹相比还是差的很远。这就是中国式关系,一个依靠常理解不开的结!

大家之所以对此唏嘘一片,原因还是好学历不如好父亲的道理。其实这种事情,中国大地上时时刻刻都在各地发生着。那些个能力出众,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因为没有一个做官的父亲。大部分一生都无法在一些好的应聘岗位上获得通过。其实不是他们不努力,只不过没有一个有权有势的父亲罢了!这种事情,虽然不该是这样的,然而现实却一直都是这样的。所以大家也就当个吃瓜群众,看看乐呵乐呵也就过去了。

这种事情,大家见怪不怪就成了。哪一次这种事情有所谓令人感到公正的处理了?疫情放开之前,核酸造假的事件在全国闹的是沸沸扬扬的。有处理结果吗?国家保护了我们三年,病毒的杀伤力降低了很多。如果一开始就存在核酸造假的现象的话,那个时候的病毒致死率那么高。如果有所谓的核酸造假,不就是草菅人命吗?即便是后来,一样可以算是草菅人命,因为没有全国感染的数据,自然也就不知道死亡率是多少。所以这样的做法一样可以算作是不顾百姓死活。但是这样的事件有满意的处理结果吗?现在这件事情大家似乎都忘记了吧?反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毕竟普罗大众为生活已经忙的前脚贴后背了,哪还有精力关注一些个违法害民的事情的发生呢?

从网上的消息看,这次招聘还将纪委的同志给吸引过去了。在狂飙这部剧正在火热的时候,出了这样的幺蛾子,纪委即便是不想介入也是没有办法的。后来关于备注的修改,我只能说,我们也只是吃瓜群众而已,对既成事实造不成任何影响。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连一个没有任何见识的人都可以知道真相是什么,但是公开的信息却总是屡屡打脸。似乎民众关心的事情总也得不到满意的答复。其实大家应该满足了,因为人家好歹修改一下备注,说明一下这是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无论这个规章制度是不是存在,是不是刚刚才出炉还热乎的,总之一条,吃瓜群众不是要说法吗?那就给你一个说法好了。他们的这种做法,与其说是给说法,很显然是在公然侮辱群众的智商。

不过没办法,怎么说,怎么罚都是人家说了算。他们才不管他们的孩子是不是有能力承担国家交给他们的这份重担。他们才不关心自己能不能给国家创造价值。只要能将自己的孩子安排好,他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他们才不管所谓的阶层固化,铁板一块。在他们心中,可能这些个岗位世世代代都是他们家的才好呢!他们管你底层民众有没有上升之阶做什么?难道底层民众不是应该一直看着他们的表情说话吗?

最后再替他们说句话,小镇做题家的十年寒窗,凭什么夺走人家几代人的积累?接下来再给普罗大众说句话:你们就作罢,总有一天,你们会作的普罗大众活不下去的。那个时候,还自我革命,还自我检讨。做梦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