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往回过日子」:能修就不扔,能带饭就不点外卖,少网购,多逛菜市场... ...
一边笑称自己“过上父母的老派生活”,一边又真切感受到踏实和轻松。
图片来自 @刀刀打卡▲
于是,“把生活过成70年代的样子”,成了不少年轻人生活的新选择:减少欲望,减少浪费,让日子回到简单朴实又安稳的样子。
这期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6个“往回过日子”的生活小细节,看似老派,实则越过越有底气。
01.上班自带饭
每天带饭上班的快乐可能只有带饭人能懂。
不说健不健康,外卖实在太容易腻了,除了第一口好吃,多吃几口就像在吃调味品。
从自制预制菜现在这么流行,就能看出不少人对外卖的排斥。
图片来自 @小九妈▲
自己带饭,不管是自己提前做好的预制菜还是晚上多煮些菜,拿到公司热一热就行,不用考虑点什么外卖,还干净健康。
久而久之,你会发现,不仅省钱,连胃都舒服了不少。
.
02.低碳出行
油价贵,停车难,早晚高峰堵车让人心烦。现在很多人公司通勤都换成了电动车或自行车。
买个好头盔,夏天穿个防晒衣,冬天给电动车加层“棉被”,一路清爽不塞车。
图片来自 @糖豆儿的极简生活▲
电动车和自行车还不用年检,不用油,一年省下不少钱,通勤时间还更可控。
.
03.多用肥皂
老一辈的用品看似普通,其实都是实打实的好东西。
在网上一直刷到说“肥皂才是最便宜好用的”,不仅洗衣服干净,用来清洁厨房和卫生间也很好使。
我一直都半信半疑,好在肥皂便宜,超市买了块,竟然解决一个困扰我很久的问题。
上个月经期,内裤沾了血一整天都没得换,洗的时候用肥皂搓了下,很轻松就搓掉了,真的一整个大震惊,这些年我因为月经丢了多了内裤呀。
肥皂的用处还不止于此,用来擦拭油腻的厨房,也非常去污,但关键是要搭配热水一起。
再一次相信这种最简单的产品,没有任何花里胡哨的营销,只做它应该做好的事。
.
04.物尽其用
曾看到一位博主分享自己和奶奶生活的日常,发现老一辈生活理念好质朴:坏了的东西能修就修,不轻易丢掉。
八十多岁的老太太,还会拿着小锤子和小钉子去修理木头板凳;把用完了的洗洁精塑料盒子洗干净放在冰箱门斗里收纳小东西。
反观自己,电动车车座破了个大洞,先想到的是:骑好几年了,要不要换个新的。
自从有意记账和节省开支,发现自己有许多花钱大手大脚的坏习惯,比如修理东西总觉得麻烦,用没空和不会的借口推脱,其实很多东西学一下如何修理并没有多难,作为生存技能也很实用。
现在发现其实只要一个几块钱的坐垫套就能解决车座破洞问题,套上非常贴合,质感也很棒,省了几千块的电动车钱。
.
05.节约水电
节约并不丢人。以前觉得父母啰嗦的小事,现在我主动践行。比如:
- 洗澡时关水打沐浴乳;
- 空调设26°;
- 人走灯灭;
- 空调在秋冬季节不用后,彻底断电;
- 电热水器、小厨宝可以买个智能插座,一天定时两个时间段,保证早晚有热水又能省电;
- 洗衣机安装单独开关控制,一周使用2次,非使用状态断电;
- 家里只有冰箱、烧水壶、无线路由器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其他电器使用时候再开或者插电使用;
- ...
等等,看起来都是小事,但长期坚持,每个月电费真能省下不少。
这个过程也让人觉得相当有成就感,既不会影响生活体验,对生活也更有掌控感。
.
06.娱乐简单化
老一辈的放松娱乐很简单,没有电子产品,他们爬山,散步,亲近大自然。
你有没有发现,越是被城市节奏裹挟的人,越容易向往那种慢下来的、纯粹的生活。
下班散散步,或者做饭看老电影,周末爬山,露营,徒步,在公园晒太阳,或是窝在家中什么都不做都可以,放松和解压其实不需要复杂的程序和猛烈的“刺激”。
在自己节奏里生活。简单,其实很好!


还没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