锏是一种拥有短棒兵器,和我们熟知的硬鞭差不多。其主要是以铜或铁制成,锏的整体没有节,前端无锋,属于钝器。

由于其本身特性再加上其攻击距离短,所以对使用者的要求很高,非大力之人不能运用自如。

锏的杀伤力也完全取决于使用者的手臂发力,其适用于马战,由于其本身的重量再加上其本身特点。能在马匹的冲击下,用锏将穿戴着重甲的敌人活活穿透而死。

其破坏力和穿透力让无数敌人闻风丧胆,但在历史上,我们很多时候看不到太多将士使用的原因也在于其难度不低,虽然在技法上,和刀剑相似,但其的优势并不在于招式的变化,而是凭借着强大的攻击力,将对手一击毙命。

当然,锏也有很多的重量只是比同等长度的刀剑略重,相比于其他锏,其特点在于长度和灵活。在面对身着盔甲的敌人时,虽很多不能达到直接破甲的效果,但也能给敌人造成脑震荡等内伤。

锏在攻击方面特色明显,但其作用可绝不只是攻击,其在格挡刀剑等利器方面的作用也十分明显。不仅能抵挡对手的攻击,由于其无刃且厚重,可以使敌人的刀剑折断或破损。

如果我们研究过锏的整体,会发现其重心并不在锏的身上,而是在打击点的位置。这个打击点能将锏的砸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这也是锏为什么具有强大破坏力的原因。

打击点不在锏本身的特点,使得锏在破坏力上,毫不逊色于重心在本身的锤或棍。

在古代战场中,当一方将领落败或失去兵器时,便会被敌将追杀。但这时候,很多将领在取出锏后,转身回击敌人,往往能够扭转局势,达到克敌制胜的效果。

这也是“杀手锏”这一词的由来,很多人在关键时候,凭借着锏的强大破坏力,出其不意地给敌人造成了极大伤害,并最终扭转了局势。

这样我们可以看到,锏的实力的确不容小觑,而且在落败时期,即使技不如人,但锏的特点很大程度弥补了自身技术上的不足,达到反杀的效果。

“杀手锏”这一词,可谓是对锏最大的褒奖,也使其在众兵器中脱颖而出。

锏的使用分为单手和双手之分,但由于其特色,大多数使用者都会练习双锏。

练习方法包括上磨,下扫,中截,直劈等方法,锏的使用,不仅包括其进攻,我们从其练习方法可以看到其对攻受平衡的要求可不低。

虽然锏的破坏力和作用非常具有特色,但我们在影视剧和史书中,对锏还是很陌生的。

因为在战场中,锏在面对很多不同作战环境下,会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其对使用者要求很高,不仅要力大,而且要明白刀剑的一些基本技法。

而且在古代战场中,很多士兵其实身上所穿戴的都是皮或布衣,铁甲类的战衣等重装甲并不是人人都能穿的,除非是某些精兵悍将,这也让锏的使用并没有被主力推广的原因。

对于这把锏,你们觉得哪种兵器能与之一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