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墙楼台,岁月悠悠。坐落于京杭大运河之旁江浙两省交汇处的水乡乌镇,至今已经有两千年历史。早公元前505年的春秋战国时代,这里是吴越疆界。吴国驻兵防越,故名“乌戍”。后来吴国被越所灭,越国诸子中有一乌余氏封于此,从此改称“乌镇”。

第一次去乌镇,缘于那部在乌镇拍摄的《似水年华》。那时的我而立之年过半,不惑之年不远,《似水年华》让我顿感流年似水。

有时候挺佩服这些名导演。可以把剧名,情节,场景,演员,乃至剧中的主题曲组合得如此完美。

奇怪的是我并没完整看过这个剧集,把我带来了乌镇只是剧名《似水年华》和剧中主题曲中的那段:“年华岁月,匆匆一瞥,多少岁月,轻描淡写,想你的心,百转千回,莫忘那天,你我之间……”。优美的旋律娓娓动听,散发着江南水乡的韵味。

徘徊在古镇水乡,走过小桥流水,听着过往小船上的唱腔,看着一幅幅诗情画意的水墨画,幻想眼前的时光慢慢倒流,可以让思绪回到年湮世远的遥远记忆。

童年的印象,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童年时有一段朦胧回忆,经常在梦里依稀浮现。那就是母亲乡下广州市郊的江高镇,外婆屋后的流溪河还有那个小渡口。这些回荡在脑海里的遥远印象,也许就是我对凤凰古城以及江南水乡这类地方情有独钟的根。

宁静深邃的乌镇,小桥流水人家,承载着岁月悠悠的乌篷船。

“来过,便不曾离开”。一句简单的广告语,把南来北往多少人的心留在了乌镇…

都说看古镇,“晴不如雨,雨不如雪“ ,我两次去过的乌镇,没有雨也没有雪。有的是让人凝望岁月洒金的几米阳光。

走进水乡乌镇,就像走进明清,回到民国,满眼时代感的建筑格局。一条河流穿街而过,两岸房屋排列,长廊蔽日,小桥相连。

乌镇人家的美。可以黏住时间,让岁月在此驻足,不忍离去。

每天静坐青石板一隅,享受太阳的温暖, 居在水畔,枕河而眠。不看今朝明朝,不想今生来世,只知道世代长往,生活在乌镇的时光就是一幅风景。

年久磨合曲曲折折的青石板路,光亮平滑中映照着岁月悠远,古旧的门楣残雕和斑驳的漆痕昭示出时光的魅力。

乌镇的这一缎蓝印花布,是一抹沉醉千年的历史印迹,年代虽老但色彩不旧,如同陈酿美酒,香厚浓郁。

沧海桑田,世事变迁,不变的是江南的水,绕着临水而建,沿水而居的水乡人家,还有这不知历经几代传承的吊脚小屋。

花样年华也禁不住流年似水。人的青春亦如江水东流,拦不住,拉不回。难得的是风雨同舟,相濡以沫守候一生。

我不想用过多的语言去描绘乌镇的历史和介绍,就像我不曾完整看完那部《似水流年》,触动人心弦只需一石激起的涟漪。当你信步走过乌镇的沿河街道小巷,眼前的一幅幅水彩画,就会和你诉说水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