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铁列车车厢内的一幕,让不少网友直呼 “不适”:几名印度乘客在车厢中打开饭盒,用手抓着咖喱饭食用,手上沾了油污后,竟直接用衣服擦拭。这段被网友拍下的视频,之所以引发争议,并非针对印度人用手吃饭的民族习惯 —— 我们尊重不同文化的传统,真正让人难以接受的,是他们在地铁车厢这一公共空间内违规进食的行为。

 

深圳早有明文规定:地铁列车车厢内除婴儿食品外,禁止食用任何食品,劝阻不听者最高可罚款 500 元。这一规定的合理性显而易见:地铁车厢是封闭空间,咖喱这类气味浓烈的食物会污染空气,让其他乘客感到不适;拥挤的车厢内,进食时若发生碰撞导致食物洒落,还可能污染他人衣物,影响公共环境。几名印度乘客显然忽视了这一规则,而网友的指责,本质上是对 “破坏公共秩序” 行为的不满,而非对特定群体的排斥。

 

深圳地铁的回应,体现了 “一视同仁” 的执法原则。他们表示,因当日巡查员未及时发现该情况导致疏漏,但明确承诺 “无论是否为外国人,只要违规进食,都会劝阻甚至罚款,绝不网开一面”。这一态度值得肯定 —— 近年来,来华旅游、生活的外国人越来越多,我们尊重其民族习惯,但绝不能因此给予 “超国民待遇”。公共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应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与公序良俗。

 

类似的案例早已敲响警钟:此前印度游客在加拿大海滩游泳时随地排便,导致海滩环境恶化,让当地居民怨声载道。这说明,即便出于文化传统,也需在公共空间守住行为边界。对执法者而言,更应从一开始就严格执行规则,不因 “外国人” 身份而放宽标准,唯有如此,才能避免类似违规行为反复出现,维护公共空间的整洁与秩序。尊重文化差异的前提,是遵守共同的公共规则,这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公共利益的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