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北京,后有河南,南方会飞的大蟑螂你怕不怕?

半夜起床上厕所,眼睛还没完全,突然就被地上窜出来的大蟑螂吓得跳脚!这一幕可以说是我经历过的最可怕的瞬间之一,受惊程度不亚于小时候上山背麦穗,被路上窜出的两米大蛇吓得一屁股坐地上!

我也是乡里长大的孩子,但小时候在家里真没见过大蟑螂,直到大学毕业来到成都和朋友一起租房。

 

还记得那是一个8层楼的“老破小”,窗户不是封闭式的,一到夏天不管怎么做卫生,就是有很多蟑螂在客厅、厨房和厕所游荡,尤其是晚上的时候。由于养了一只猫,也不敢随意投放杀蟑螂的药,真的是让人苦恼至极。

早在6月份的时候,北京居民家中就发现有南方会飞大蟑螂活动,因为它体型更大,三四厘米算常见,而且还长了更大的翅膀,看上去就与北京当地常见的蟑螂明显不同。

 

近日,河南诸多网友也表示家里突然出现了会飞的大蟑螂,个头大的竟然跟自己手指一般大小,那不是自己在南方见过的大蟑螂嘛!他们很吃惊怎么北方也有这种蟑螂,是否与天气有关?

蟑螂还有南北差异?原本南方更常见的会飞大蟑螂,为什么在北方变得越来越多!

答案是肯定,中国地域辽阔,南北气候存在很大不同,所以我们家里可能出现的蟑螂也不一样,比如来自东南亚一带的德国小蠊喜欢环境干燥一点,来自南美洲的美洲大蠊喜欢湿热环境。

 

所以,虽然它们都是外来入侵物种,但一开始的主要“定居”区域存在不同,德国小蠊主要生活在北方,而南方会飞大蟑螂,也就是这里说的美洲大蠊,则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即便通过快递等方式进入北方,主要也是生活在下水管道和小区垃圾堆这些地方,居民家中并不常见。

后来,随着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再加上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不仅是我国,世界上很多地方的温度都在创纪录,整体呈现出一年更比一年热的趋势。

 

对美洲大蠊来说,夏天温度合适,北方的温度整体也存在上升趋势,再加上繁殖能力特别强,它们可以随时产卵,完全不受昼夜节律的影响,所以当你家里发现一只南方会飞大蟑螂,如果不及时处理的话,接下来就会有一群大蟑螂藏在各个角落产卵!

不过北方的朋友也不必惊慌,美洲大蠊虽然是杂食动物,但它们不会咬人。虽然这种大蟑螂繁殖快,但也不是拿它没办法,首先就是从预防上来下手,家里厨房的垃圾要及时清理,不给它们提供食物来源,夏天可以短暂更换更密的地漏,避免大蟑螂从里面爬出来;当家里已经有美洲大蠊活动,直接处理掉看得见的卵鞘,然后选择安全的杀虫剂轮换使用,蟑螂屋和粘蟑纸这些对宠物友好的工具也可以利用起来。

 

而且一旦北方天气变冷,室外动不动就达到零度以下的时候,美洲大蠊也只有死路一条,这也是为什么美洲大蠊的成虫至今也不能在北方野外过冬。

外来物种入侵是如何进入中国的?专家:早就不新鲜

外来入侵物种,顾名思义,这些东西肯定不是我们中国本土的物种,这是一个生物学名词,但很多时候也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截至目前,我国发现的外来入侵物种已经超过660种,由于它们中的一部分适应能力极强,已经对我们的自然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前面说到美洲大蠊,虽然原产于遥远的南美洲,但专家表示早就不新鲜了,它们如今主要分布区域不仅包括我国南方的云贵川、两广、江浙沪、湖北、福建和江西等地,像北方的河南、河北、北京、黑龙江、陕西和辽宁这些地方也有美洲大蠊的踪迹,因为只要温度达到20℃以上,它们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的地方,比如下水道、对堆放垃圾的地方,然后就是我们家里的厨房!

专家表示,可能很多人都会感到惊讶,因为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的时候,北京下水道就已经发现美洲大蠊的身影,等到2000年以后,更是出现了“南蟑北调”的情况,近二十多年来,北方地区开始越来越容易发现美洲大蠊的踪迹。

 

至于它们是如何到达北方的,专家表示最大的功臣很可能是快递物流,当纸箱还在南方的时候,美洲大蠊便偷偷将卵鞘产在了里面,这些卵鞘不像成虫那么显眼,所以没被人们注意到。虽然冬天北方家庭冬季都有暖气,它们能找到角落短暂生存下来,但温度合适了,湿度却不够,所以它们即便进入室内也活不了太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