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我再也不学了!"8月17日晚,成都东部新区某街道的付先生被女儿的哭声惊醒。19岁的大学生小付揉着眼睛,手机屏幕还亮着驾校聊天记录——当天下午,她刚被"路安铄辰"驾校的女教练吼到崩溃,再也不愿踏进练车场。
这场因"教练态度"引发的退费风波,从暑假前的"学车计划",演变成了一场关于"规则"与"权益"的拉锯战。

"随到随练"变"心理阴影":1800元学费换不来安心学车
小付的学车计划始于7月底。19岁的她刚上大一,想在暑假考个驾照方便未来实习。父亲付先生挑了家距家仅数百米的"路安铄辰"驾校,"当时教练说‘随到随练,一人一车’,态度好得很,我就交了1800元。"
8月14日,小付顺利通过科目一考试,考了90多分。"她本来挺高兴的,说接下来要好好练车。"付先生说,可8月17日早上,一切都变了。
那天,驾校女教练开车到小付家接人。下午回家时,小付哭着说"不想再去"。"她说教练在练车时一直吼她,拍方向盘、砸座椅,下车后还站在车前拍引擎盖,最后把她丢在车上自己练。"付先生回忆,女儿描述当时的场景时仍发抖,"她说‘教练的声音像打雷,我手都在抖,根本不敢踩油门’。"

"教练态度不好",但退费要"注销科目一"
付先生当天就联系了驾校杨校长。对方承认:"教练声音是大了点,但没骂人,是我们管理问题。"杨校长提出解决方案:要么换教练(甚至自己亲自教),要么按合同退费。
但付先生拒绝了。"合同里说‘自身原因解除合同要扣45%学费’,可这不是我女儿的问题!是教练态度差导致她心理阴影。"他坚持要求全额退费,"她现在连车都不敢摸,再去学只会更痛苦。"
双方僵持不下。付先生翻出合同条款:学员因自身原因解约,需承担45%违约金;若驾校违约,学员可要求退费。但付先生认为,"教练态度恶劣"属于驾校违约,责任不在女儿。
驾校拟罚教练、扣900元,职能部门介入
截至发稿,事件有了新进展:驾校杨校长称将处罚涉事女教练(如扣900元工资),并退还小付300元资料费,但1800元培训费需"注销科目一成绩"后才能退。
"他们说科目一成绩在车管所注册前可以转,但我女儿不想再考了。"付先生无奈,"她本来能过科目二的,现在全乱了。"
目前,付先生已向成都市东部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投诉。工作人员表示已介入调查,正协调双方协商。
学车"服务"与"规则"的边界在哪?
这场风波撕开了驾培行业的两面:一面是学员对"优质服务"的期待,一面是驾校对"合同条款"的坚守。
有驾培行业从业者透露,"教练态度差"并非个例。"驾校教练流动性大,部分人缺乏耐心,尤其面对年轻学员容易急躁。"但法律界人士指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提供服务时应保证质量,若因服务态度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应承担相应责任。
"小付的情况属于‘服务瑕疵’引发的解约。"律师王敏分析,"驾校若无法证明‘教练态度问题’是学员自身原因,应承担部分责任。"但她也提醒,合同条款中"自身原因"的界定需结合具体情况,"心理阴影是否属于‘自身原因’,可能需要司法认定。"
学车不只是"考本",更是"安心"
对小付来说,1800元学费买的不仅是"考试资格",更是"安心学车"的期待。而驾校的"规则"与"服务"之争,最终该以谁的利益为先?
正如付先生所说:"我们不是不讲理,只是希望孩子能在安全、尊重的环境里学车。如果连教练态度都保障不了,那1800元花得也太冤了。"
目前,事件仍在协商中。我们期待双方能找到平衡点——既维护学员的权益,也让驾校的"规则"更有温度。毕竟,学车路上的每一步,都该是"安心"的。
还没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