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上谁没遇到过“熊孩子”?

可是你见过因为提醒两句,就被四个大人围殴,飞机上演“全武行”吗。

更离谱的是,家长的嘴里一直喊着“他只是个孩子”,仿佛这句话能洗白一切。

打人家长“孩子小”理由遭全网怒批,事发后警方介入。

被打女生强硬回击,网友一语点透本质……

飞机上的“围殴现场”

8月7日,在深圳飞往大连的南航航班上,爆发了一场激烈的冲突,尽管飞行的过程中十分平稳,但在即将降落的时候,矛盾全面升级……

一女乘客准备戴上耳机休息,突然座椅传来阵阵“震感”,只见后排的一名小男孩,直接将女乘客的座位当成了“足球门柱”。

长达几个小时的飞行过程中,尽管女乘客多次提醒,但小孩非但没有收敛,还越踢越起劲儿。

旁边的孩子家长对之始终置若罔闻,神情冷漠。

在多次沟通无果后,女乘客尝试再次和孩子家长沟通,但孩子家长依然冷漠面对。

既没有对孩子的行为做出制止,也没有对孩子的行为做出道歉。

女乘客忍无可忍,你的孩子你不管,那我就替你来管管,只见女乘客神情秒变严肃,提高音量对孩子进行了训斥。

女乘客此举虽然换来了孩子暂时的安静,但却意外成了后续冲突的出发点……

没想到的,小男孩竟因此对女乘客记恨上了,在经过她座位时,故意撞掉了女乘客前不久刚买的耳机。

耳机掉进了狭窄的座位下面,找到的概率几乎是微乎其微。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的父母全程竟对孩子行为的放任不管,实在是令人震惊。

在耳机丢失后,女乘客对孩子进行质问时,孩子家长终于不再冷漠了,但说出的话,却让众人再次震惊……

“孩子小”当“免死金牌”

没想到孩子家长第一时间并不是为自家孩子的行为表示歉意,反而恶狠狠地回怼过去,说女乘客“怎么跟一个孩子较劲?”

什么时候“孩子小”能够成为孩子肆无忌惮、胡作非为的挡箭牌了。

而家长这样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也着实让人担心。

之后飞机平稳落地,本以为这事就这样过去了,但没想到重头戏才刚刚开始……

舱门还没开,孩子父母就带着两个亲戚冲到了女生面前,四个人将女乘客牢牢围住,不停地推搡女乘客。

女乘客直接愣住了,眼神中满是惊吓和错愕,而家长一开口就是“他还是个孩子,你跟孩子计较什么?”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四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女乘客隐忍已久的情绪彻底爆发,自己花了钱,买了票,结果买了一肚子气受。

但她一个人哪是四个人的对手。

众人推搡中,女乘客被死死的摁在了狭窄的过道上,头还碰到了排座椅的金属架上,疼的直不起腰,场面一度失控。

多亏周围的乘客和空姐赶紧冲过来将几人拉开,这才终止了这场“闹剧”。

然而最让人无语的还在后头……

直到警方赶到现场,这家人面对警察依然“理直气壮”,口中还一直不停的嘟囔着“他只是个孩子!”

真是让人嗤笑,谁不是个孩子,你家的宝贝是孩子,女乘客回家人家也是父母手心里的宝贝。

这件事,不仅让人气愤,更令人心寒,一个无辜的乘客,不仅被“熊孩子”折磨了一路,还被一家四口围攻。

随着事情的不断发酵,网友的舆论甚嚣尘上,一边倒的讨伐孩子家长。

孩子犯错家长就得管,哪有打了人还理直气壮的道理。

众人气愤中,女乘客的做法却让人直呼解气,让孩子家长脸都“绿”了……

女乘客强硬发声 打人者曝光

面对打人家长,女乘客表示:坚决不和解,要走正当的法律程序。

女乘客的做法一出,众人直呼“干得漂亮”,但却仍有人觉得女乘客小题大做,没必要这么较真,和解反而省事。

身处公共场合中,大家相互体谅是应该的,但体谅并不等于任人欺负,该说话的时候不说,该举报的时候不报,最后受害的还是自己。

小孩子七八岁未成年不懂事能理解,但孩子家长都是成年人。

自家孩子公共场合打扰到别人休息置之不管,反而还“护短”;孩子犯错不道歉,反而还帮着“撒泼”。

对此,不少网友支持女乘客维权。

孩子家长打了人就要负责,“孩子还小”不能成为欺负人的理由,该维权的时候就得维权。

据悉,女乘客也已经在走相关的法律程序,要求孩子家长提出赔偿,然而不管事情最后如何处理,这家人的“社死结局”是免不了的。

有现场的目击乘客拍下了孩子爸爸的正面照,照片一经曝光,真是应了那句话,“熊孩子”的背后必定有一窝熊家长……

在网友曝光的照片中,能够看到孩子父亲一席西服衬衣,带着眼镜。

这样的打扮看起来文质彬彬的也像个文化人,但行为却如此的嚣张跋扈,真是令人唾弃。

甚至网传,这位孩子的父亲是某建材市场的个体经营户,在早年间就曾因在KTV打架被调解过,怪不得敢这么嚣张,但目前网友的这一说法未经官方证实。

南航回应 警方出手

事发后,有记者联系了南航的相关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表示这件事情还在进一步的处理当中,暂时没有接到相关的后续处理通知。

而大连周子水机场的值班民警也表示,这件事情还在处理当中,得看事件具体属于什么法条。

随着事情的不断发酵,网友们纷纷坐不住了。

有网友一语点出了事情的本质:当你发现一个孩子异于常人的时候,你再去接触他的家长,你就会发现家里人病的最轻的就是孩子。

俗话说得好,上梁不正下梁歪,“孩子还小”看似是在护短,其实不过是家长逃避责任的一种说辞罢了。

这件事情还没处理完,但引发的问题却值得我们深思。

公共场合中的秩序需要靠每一个人维护,说到底护娃不应该是挡箭牌,而应该是教娃懂规矩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