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广州中考补录结束了,但结果让很多人看不懂。

一批收费超高的民办高中和国际班一个学生都没招到,最夸张的博萃德学校一年学费要30多万,结果48个名额全空着。

另一边,公办高中补录分数线直接飙到第一梯度,连民办公费班都被人挤破头,完成率高达99.5%。

 

有人算了笔账:博萃德半年学费16.4万,加上寄宿费一年够买辆中档车。

耀华学校350个名额只招到1个人,学费13.4万学期。

其他像斐特思、华美英语这些名字听着洋气的学校,完成率连10%都不到。

相反,培英中学白云校区补录最低分直接冲到第一梯度,公办高中补录计划全部录满,连62个补录名额都没空一个。

 

家长为啥宁愿挤公办也不选高价民办?有位妈妈在招生点说:“30万够我家三年生活费,孩子连中文作文都写不好,花这个钱学全英文课程?

万一考不上大学不就白费了?”更多家长觉得,现在经济不好,教育得“保本”。

公办高中学费低,老师责任心强,升学有保障,何必花冤枉钱买不靠谱的“国际教育”?

其实数据更扎心。广州今年新增1万多普高学位,民办学校占了近36%,但统一录取时这些新学校只招到41%的学生。

补录阶段全市滑档人数比去年少512人,但补录完成率反而降了10%。

新增学位和家长真实需求明显不对口,高价学校成了没人要的“烫手山芋”。

现在问题来了:这些学校明年还要继续收高价吗?

北京上海有些国际学校学费降了30%还抢不到名额,广州这些学校却还在原地踏步。

有教育局内部人士透露,今年滑档学生里60%是因为付不起民办学费。

如果明年学费不调整,这些学校可能继续“挂零”。

家长算得清楚,教育不该是奢侈品。

公费班抢破头说明大家更认性价比,高价学校再不改变,早晚得关门。

现在只能看明年中考,到底是家长继续“用脚投票”,还是这些学校终于肯放下身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