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最近解说俄乌局势的首席国哥爆火,很多粉丝是被首席国哥的幽默感深深吸引。很多网友也是第一次遇到用说笑的方式讲新闻,嬉笑怒说讲俄乌,情真意切品人生,给人带来一种莫名的亲切感,这正是网友心目中的接地气吧!
首席国哥的幽默感从何而来?为什么首席国哥的幽默一直被模仿,但从未被超越?今天小编一一给大家讲解...
首席国哥的幽默感从何而来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首席国哥的幽默感与生俱来
首席国哥出生在我们小品之王的故乡——辽宁铁岭。铁岭在我们文艺界的地位是举足轻重,尤其是在小品界,直接独占整个我们的半壁江山,诞生了诸如赵大叔、潘长江、范伟、小沈阳等一批文艺作家,可以说铁岭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铁岭是先天诞生幽默感天才的地方。
小编在几年前因公务出差去过铁岭这个地方,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就自带幽默,其实像这些文艺作家的段子有很多都是源自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不是网友想象中的凭空捏造、纯属虚构的样子。
加之东北话非常接近普通话,全国人民也都能听得懂,所以这些文艺作家的作品直接可以用东北话来呈现给观众,完全做到文艺作品的原汁原味,这也为铁岭能够出这么多幽默感极强的作家提供了有利条件。
首席国哥就是一位土生土长的铁岭老百姓,常年的耳濡目染让首席国哥先天性自带幽默,加之他又是一位个性化极强的人,从不掩饰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这样就让首席国哥比那些文艺作家们更接地气、更加真实。毕竟在首席国哥身上并没有任何条条框框的限制,首席国哥通过自媒体这种形式把自己的放荡不羁演绎的出神入化,加之俄乌冲突的突然爆发将人们的目光全部聚焦在这个话题上,这就是首席国哥能够迅速爆火的根本原因,这也是首席国哥很难被模仿的原因。
深入人心的李寡妇形象等同于司马南的隔壁王奶奶,没必要小题大做
东北人有个特点喜欢虚构、刻画一个人物形象,这个人往往是一个代名词,是一种托词或是一种假说,泛指一些人,不特指某一个人,所以不存在任何歧视性的问题,通常用在一个假设的环境中。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东北走出另一位网络大咖——司马南看出来,他经常挂在嘴边的隔壁王奶奶就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当司马南要表达自己想法的时候,就借助隔壁王奶奶的口气讲出来。所以说隔壁王奶奶就成了司马南的代名词,同时有些人也产生了一些误区,认为隔壁王奶奶是一种性别歧视,我认为这是极为不妥的。
经常看首席国哥的网友对他口中的李寡妇形象也是非常的熟悉,其实李寡妇这个人物形象犹如司马南口中的隔壁王奶奶,是一个虚构的形象,很多东西、很多论调通过李寡妇讲出来也更加形象、更加生动,也更加让人难以忘怀!正是首席国哥刻画的李寡妇形象深入人心,正是因为首席国哥将李寡妇用在了最合理、最该出现的地方,才使得首席国哥的出镜幽默感十足,才使得首席国哥的出镜如虎添翼,达到了异曲同工之妙的效果!
结语
以上两点正说明了首席国哥出镜方式、感情流露的“真”,这也是首席国哥出镜根本不需要任何剧本的原因,因为他是用自己惯用的日常交流方式来做自己的出镜,这种出镜方式更显自然、更能让网友们接受。我认为这可能就是各位地方军兄弟们口中说的“原生态”或者是“接地气”吧!
各位地方军的兄弟们呐!您是这样认为的吗?同意小编的扣个7...
还没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