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美国宣布对进口汽车加征25%的关税后,大众汽车已迅速做出了提价调整,在运往美国的汽车标价中增加进口费,说明这一政策已经对大众产生了直接冲击。

表面上看,这一措施似乎主要针对墨西哥、日本、韩国等美国主要汽车进口来源国,但实际上,美国此举是直指中国。
从根本上来看,特朗普其实是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崛起的深度担忧。
所以发起这一加征关税的决定,就是为了遏制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的快速扩张,相当于封死了中国电动车直接进入美国市场。
因为在美国宣布的“对等关税”措施展示图中,美国对中国实施的对等关税达到了34%,若加上之前的20%关税,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接下来将征收54%的关税。
特朗普此举无非是要打压中国制造业,试图通过极端贸易保护手段实现“制造业回流”,逼迫企业将工厂迁回本土。
但特朗普的做法相当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其中最受影响的无疑是苹果。

苹果的供应链脆弱性在关税政策下暴露无遗,因为在苹果分布于全球的200家主要供应商中,超过80%在中国设有工厂。
现如今,中国不仅是iPhone等产品的最终组装地,更是提供了从显示屏、电池到精密结构件等核心零部件的关键生产基地。

根据摩根士丹利测算显示,新关税政策将使苹果公司每年增加约85亿美元的成本,相当于苹果2024财年净利润的约15%,无疑将对这家以高利润率著称的科技巨头构成严峻挑战。

当然,苹果也可以像大众那样将全部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那么iPhone 16系列的价格将普遍上涨43%。
其中,基础款iPhone 16的价格可能从799美元飙升至1142美元;而顶配版iPhone 16 Pro Max顶配版的售价将从1599美元跃升至2300美元。
按现在的汇率算,差不多就是要多掏小七千块人民币!
现在苹果面临一个灵魂拷问:这多出来的关税成本,是自己扛,还是让消费者买单?想想看,iPhone成本里有差不多三成和中国供应链有关。
关税叠加上去,每台手机成本蹭蹭涨个三百多美刀,苹果要是全转嫁给消费者,那价格简直美如画。
库克估计也愁得不行,他在财报会议上也坦白了,想把生产线搬回美国?难!

不光是咱们隔岸观火,美国消费者自己也慌了神。关税消息一出来就上演了超市抢购潮。
纽约市民佩格罗一口气花了3000美刀囤中国货,从电视到汽车零件啥都有。
Costco、沃尔玛里,中国商品区货架都快空了。
连亿万富翁库班都在网上喊话:赶紧囤货吧,从牙膏到马桶都要涨价了!

连甲亢哥直接到深圳,在万象城一口气买了三台华为最新的Mate XT三折叠手机!他在直播里也直说:iPhone都要翻倍了,华为这设计、这价格,它不香吗?
iPhone,两百多个核心零件,一百四十多个得靠中国供应。
这种深度绑定,平时是效率,但遇到这种地缘政治风险,就成了卡脖子的隐患。
一旦关税壁垒竖起来,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
反观华为呢?这些年被逼着搞备胎计划,反而建起了相对自主的生态。

从芯片到系统,再到各种关键技术,虽然过程艰辛,但也算是把不少鸡蛋放在了自己的篮子里。
这种在压力下磨炼出来的韧性,在这次风波中就体现出价值了。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内卷逼出来的相对躺赢吧。
当关税成为悬在全球科技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我们的选择似乎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或许,这正是市场重新洗牌的时刻。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