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双星结婚了,和知书达理的上海大小姐,陈秀礼。高双星穿着漂亮的西服,从汽车上走了下来,陈秀礼穿着漂亮的婚纱,笑得一脸得秀气温婉。在陈秀礼父母的注视下,高双星一把抱起了陈秀礼,小汽车转了一圈,又回到了胡同里,急急忙忙换好另一套衣服的陈秀礼父母迎接了他们。
很多人很不理解,高双星一个小偷,为什么导演和编剧要给他安排一个这么幸福圆满,像是开了挂一样的人生。
高双星的隐喻
高双星,一个靠着偷高双林高考录取通知书,才得以脱离农村,到上海读书的小伙子。高双星靠着一张纸逆天改命,在上海混的风生水起。进学生会做干事,和漂亮女同学恋爱,得老师器重,取得上海户口,留校成为大学老师,以后还可能是大学教授,迎娶了漂亮得上海女子陈秀礼。
隐喻一:高双星就是高加林的分身,一个高考顺利的高加林,他的人生会顺遂和圆满的多。按部就班地念大学、谈恋爱、结婚生子。不会一次次挣扎,一次次跌倒,不会伤害巧珍,背弃良知。
隐喻二:高考可以改变人生,但是高考也会束缚人生。高加林是预考第一名,高双星是预考第二十五名,但是当第二十五名代替了第一名之后,高双星依然在大学里熠熠生辉,游刃有余。一分之差可以改变命运,但是分数并不代表能力,第一名和第二十五名都有光辉的未来。
隐喻三:真正有能力的人是挡不住的,高加林被顶替了又怎么样,他依然凭借着自己的能力,摆脱了农民的束缚,冲出了地域和户籍的阻隔,来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大上海,还做了自己喜欢的《大众晚报》的记者。
有人说高考顶替,最近的电视剧里怎么老有这种片段。有人说,《人生》的原著里没有的,编剧画蛇添足。有人说,看到高双星幸福的开了挂,就心里堵得慌。
其实,大可不必。在那个年代,通讯的不发达,信息的阻隔,让欺骗和假冒变得很容易。没有互联网,没有高考录取系统,没有身份证,顶替的事情确实很多很多。《人生之路》不是一部普法剧,它宣扬的不是是非黑白的锱铢必较,而是对人性的深层探查和思考。
人人都有阴暗面,没有绝对的好人,没有绝对的坏人,更没有绝对的公平。一考定终身,甚至是一考定子孙的悲壮,注定会有人铤而走险。高双星和高加林就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一面简单,一面复杂,他们命运的路劲和纠葛交织成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和复杂不屈的人性。
还没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