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23考研的第一批拟录取名单已经公布了,如果你有认真地去研究这些拟录取名单,那在名单中很容易就发现一个特点:名单中各个同学的初试排名和复试之后的排名相差非常大。
初试倒数逆袭录取的、初试名列前茅复试被刷的比例有些高了,仅有的几个录取名单中竟然都有出现这种情况。直到发现有不少高校竟然“偷偷”提高了复试的权重,才瞬间明白为什么今年这类情况会多了起来。
部分高校偷偷提升了复试权重
考研分为初试和复试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知道考研初试和复试是有着不同权重的,初试和复试权重的大小对同学们的加权的最终成绩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初试权重高,那么初试的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就会有一定的优势;复试权重高,那么初试的成绩差距就非常容易被抹平。
在部分高校公布的通知中,可以明显地看到复试权重的提升。比如北京大学的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复试权重提升至40%,华南理工大学的复试占比从30%-50%提升到了40%至50%,吉林大学复试占比从30%提升到40%。
要知道这只是我们大家能够看到的权重的改变,还有更多我们大家看不到的权重的改变,例如面试导师们的倾向。所以公布了复试权重提升的高校在重视复试,没有公布的其实也有可能在提升复试的比重的。
为什么会提升复试权重?
当有一部分高校明面在做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有很多高校都在做了,所以可以想象得到的是,23考研各大高校都会通过各种看得见的、看不见的形式、方法来提升考研复试的权重,之所以如此应该是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今年考研国家线普遍下降,这是在考研人数增加的情况下发生的。正常情况下这完全是不可能发生的,由此可见23考研整体的分数水平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初试分数的信服力在各高校里打了折扣。
第二,随着报考人数的逐年增多,高校有了更多的选择,即使不完全按照分数来招生也不怕招不满。在有了更大选择空间之后,高校就有了更多的底气来考查更多的东西,从而提升他们所认为的生源质量,而不是唯分数论。
这对参加复试的同学有巨大的影响
毫无疑问的是,无论是纸质上的复试权重提高,还是导师心理上对复试的看重,都会使得复试的重要程度越来越高。不要小看这一点比例的提升,其实所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有心的同学们可以去看一下所报考的院校、专业往年的拟录取名单。
看了你就会发现,同学们最后加权的总成绩其实贴的是非常紧密的,相邻的排名相差可能就零点几、甚至零点零几分,也就是这零点几、甚至零点零几分的差距可能就是不一样的结果。
这个时候提升复试的比重,其中的意味也就不言而喻了。就是告诉你,他们要更看重复试的表现了。所以即将要参加考研复试的同学,接下来还是要想办法尽可能提升自己在复试中的表现。
总结
还有一个情况可能要特别提一下,由于初试和复试的总分不同,哪怕在初试权重高于复试权重的前提下,复试中的一分也是要抵上初试的几分的,这一点可能很多同学都没有意识到。
这就是为什么你会看到初试十几分、甚至几十分的差距,在复试中都能被拉平、甚至反超的原因。所以无论是初试成绩高,还是初试成绩低都要重视起来,复试有了更多的意外、但也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还没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