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第三季:王瓜生,时时小心,何以无灾?看易经怎么解释

前两篇我们讲了5月5日,立夏节后的第一期和第二期。易经卦象和行。

《黄帝内经·素问》一书,在谈到立夏养生之道时说:夏三月,此谓繁修。天地和谐,万物美好。夜卧早起,日不厌,心无怒,华英美,怒发泄,如爱在外。这种对夏气的回应,就是成长之道。

你是什么意思?夏三月,正是万物兴盛、硕果累累的时节。阴虚阳盛,适宜滋补阳气。这个季节要晚睡早起,保持好心情。

“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四时养脾。”中,夏代表火的五行,对应于心在人体。心属火,又主血,心藏神。

《素问·阴阳应相大论》指出:南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动则五脏六腑都动。

心属火,故夏为火,夏为旺,秋为禁,冬为死,与春相对。内热过盛或过盛,会引起小肠、肩、血、牙、舌等病症。

为此,古人建议夏季应多吃红豆、红枣、枸杞子、西红柿、山楂、苹果、西瓜等补血养心的红色食物。

立夏之后,心阳之气会逐渐旺盛,也可以多吃一些苦凉的食物,比如苦瓜、苦白菜、蒲公英、苦丁茶等。

《月令七十二集》一书中提到“王瓜生”是在立夏三时提到的。

那么,什么是王瓜,古人为什么用它来表示呢?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的“元一元”草藤篇,果然找到了“王瓜”。

王瓜友别名土瓜、老乌瓜、野瓜、公公胥等。

李时珍说:王瓜三月育苗,蔓须多,嫩可食。其叶圆如马,两头尖,面绿背淡,涩而不亮,6、7月份开黄色小花,簇生,种子多,成熟时红黄相间,外皮粗糙。根不像葛根,小得像翠楼根,粉很白腻。你必须挖两三英尺深才能找到正确的根。江西人把它种在肥沃的土壤里,取根做成香菜,味道像山药。

“王瓜色红,太阳盛也”。

立夏以后,在相应的十二卦中,阳气由一阳生出,逐渐发展为六行纯阳的干卦。这个时候,阳气是最强的。

5月15日至5月20日是立夏七十二候中的第三候。 《易经》乾卦,九十三阳行变化,由阳转阴,转为天则录卦。

著名易经教授黄来义先生在谈及这一现象时认为,九三阳线居于刚位,犹如君子自强不息,蒸蒸日上。

这时候的九三夭,依然可以整天用“雷厉风行”的方式来自强不息,而在晚上,以警醒的态度,严格检讨自己白天的所作所为,是否有不足之处,所以不会有任何责备。

第三行九言曰:君子张离,日日勤劳,夜以警惕,无怨无咎。

圣人孔子称赞这行德行:“君子立德立业,忠信立德,言行立诚,以商立业。几言,知其终,则可居于义。故居上者,不可狂妄,居于下者,不必忧虑。所以,你该好好努力,警惕于时,纵然有危险,也无可责备。

历史上,儒家代表人物曾参提倡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养气平和”的政治观,“反省慎思”的修养观。独立”,以及“以孝为本”的孝道观。极具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

曾子一生战战兢兢的踏实精神,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不就是九三幺的写照吗?

开书有利,独创不易。

每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的,感谢您订阅专栏并阅读全部内容。如果喜欢,欢迎转发评论,留言或私信互动。

参考资料:《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易经》、《中国通史》、《本草纲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