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央视主持人芮成钢在自己博客中提到的“星巴克开到故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糟蹋”此话题一出,立时引起大家的争论。支持星巴克搬出故宫,认为:倒不是星巴克不尊重,而是故宫不自重。
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年,建成于1420年,是明清两朝皇帝的寝宫,有24位皇帝在此居住,也是当时中国的政治核心。
故宫亦称紫禁城,金碧辉煌、庄严绚丽,与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统誉为世界五大宫殿。
北京故宫在古代就是人们心目中至高无上的神圣场所,星巴克将分店开设在中国古代的紫禁之巅,这让几百年来一直敬仰紫禁城的百姓一时无法接受。
2001年,星巴克开业在北京故宫的一座古色古香大殿的一角。
图片来自网络
它从某种程度来说,星巴克在北京故宫开分店也是为了便利到中外游客饮食方便,同时也体现了北京故宫与时俱进,开放性和包容性。
从生意的角度来看,星巴克在中国饮品市场树立顶级品牌的形象地位,对于双方来说,也是一个双赢美好的格局。
有人从品牌上做一比较,说星巴克只不过是外国低档饮料品牌,与世界顶级历史文化风格难以兼容 。
据芮成钢介绍:“几年前,他陪同美国的几位友人到故宫参观,刚看到故宫内的星巴克时,外国友人哑然失笑,我当时也觉得挺尴尬的,星巴克怎么开到了这样神圣的地方?”
对此,芮成钢反对星巴克开在故宫,也是有调查和了解的。
芮成刚称:因工作的缘故,也采访了全球300多个跨国公司总裁,包括比尔盖茨等人,他了解到,故宫里的星巴克已经在西方上层社会传为笑柄,许多西方知名人士也认为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不尊重。
西方人都对故宫的星巴克表示愤慨,那么我们中国人自己该怎么发声?
有舆论质问,星巴克在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俄罗斯的克里姆林宫开设过分店吗?
又或者,肯德基、麦当劳,狗不理包子是否也可以入住故宫?
我们接受大都市开放国际化,但能不能给我们的传统文化留有一份净土。
星巴克在美国就是一个普通的饮品,在西方人的观念里,星巴克就是一个大众化的饮料,是难登大雅之堂的饮食文化。
07年七月,迫于各方面的压力,星巴克正式撤离了故宫,结束了在这里近6年的经营。
现在,距离星巴克搬出故宫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了,开店数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呈上升趋势。
2012年星巴克开在灵隐寺。寺庙里的星巴克生意还挺兴隆,而且成了网红打卡点。
就在今年的9月14日,星巴克发布2025年在中国计划新增3000家的门店,也就是平均每九小时就开出一家新的门店。
星巴克从1999年进入中国,从国贸开的第一家店起,这23年来将近已有6000家。平均一年开店数量是260家左右,现在三年就要超过十年的速度,星巴克在中国也是拼了。
现在喜欢喝咖啡的人越来越多,人们都说,喝的不是咖啡,而是一种情怀。
而这种情怀也体现了,大都市人的开放、自信、积极乐观的态度。
因此,不管星巴克开在哪里,是否开得持久,它都要与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的需求相协调,才会越办越好。
还没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