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宫对宫女的需求一向很大,首先皇宫的面积很大,宫里千头万绪的事务的分工也很详细,众多后宫的小主嫔妃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宫女和太监伺候的,所以皇宫里的宫女可以说是数目很大的群体。清朝灭亡之后,皇宫里的宫女也都被驱逐出去,这时就有一个现实问题摆在她们眼前,那就是婚姻大事。虽然这些宫女很会伺候人,然而现实生活中,却没有多少男人愿意娶这些宫女回家,这是为什么呢?经过认真分析发现,估计离不开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年龄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宫女们在15岁时入宫,入宫后她们就会签订一个劳动合约,要在宫里呆满10年才能出去。这样一来,她们出宫时就有25岁了,这个年纪放在现代,还比较年轻,但是古代人结婚一向都很早,对他们来说,25岁的女人年纪可不小了,绝对属于剩女级别。如果有的宫女得到主子的喜爱,办事特别得力,那恐怕要在宫里继续待上10年以上,这样的话宫女最年轻的岁月都献给了皇宫。如果再过十年过去,年纪达到35岁的宫女,嫁人就更困难了。虽然我们经常在影视剧里看到,那些受到重用的宫女被主子安排嫁人,但这并不符合真正的历史,就算有这样的例子,那也是极少数。
其次,有些宫女的颜值并不高。这一点或许和人们想象的有所差别,在现代人的印象里,宫女们大多都长得好看,还很聪明,甚至想着哪天能爬上龙床、改变命运,可事实并不是这样。为了避免皇帝到处拈花惹草,挑选宫女时通常会选择体型强壮、相貌一般的女子。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够凸显出皇后和妃子们的美貌。再说宫里有很多活是比较重的,身体不强壮的宫女是不能胜任的。所以在宫女中,颜值一般的宫女出宫后,加上年龄大,再选择老公时就会高不成低不就。
如果说前面两个都算不上是影响宫女嫁人的关键性因素,那么第三点绝对是致命的,就是很多宫女身上都患有疾病。因为很多宫女在宫中工作室身体都被透支了,精神也绷得很紧,时间久了,身体怎么能不生病呢?宫女在皇宫里的生存压力特别大,宫女们在宫里除了要干活儿、值夜班,还要想着巴结她们的上司嬷嬷,或者跟太监打点关系,若是一不小心得罪了比自己强的人,随时都会一命呜呼。所以,她们中的很多人都可能会得一种名为“血郁症”的疾病,轻则月经不调,重则终身不孕,甚至不能传宗接代,这是男人不愿娶宫女作妻子的重要原因。
从以上三点来看,宫女在宫中的生活确实不容易,即便如此,宫女的选拔条件仍是很严格的。只有正黄、镶黄、正白这三个旗籍人家的女儿,才有资格参加宫女的选拔,并且还要由太后和皇帝亲自来选,可见清朝女子入宫也不是容易的事儿,被选上后,她们还要经过半年时间的培训。这个培训的过程无疑是艰苦的,如果不机灵点,恐怕没通过培训就被贬为了更低的下人了,所以在宫里必须多长些心眼儿才能活下去。
虽然历史上也有宫女或侍女成功上位的例子,但她们中的大多数都是无法逃脱皇宫对其命运掌控的宿命的,没能熬到出宫的宫女也不在少数,更有人在宫里孤独地度过一辈子,孤独终老,可以说是十分凄凉透了。
参考资料:《清史稿》
还没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