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此次对乡亲们的馈赠,依旧遵循着以往的标准。那些年满 60 岁的老人,每人都能稳稳接过一万元现金,那一沓沓厚实的人民币,攥在手中沉甸甸的,仿佛每一张都承载着刘强东源自心底、绵密厚重的敬意与关爱。与此同时,还有价值好几千元的精美礼品相伴,从日常刚需的生活用品,到能满足味蕾的各类美味食品,无一不是精挑细选,满是心意。至于 60 岁以下的村民,虽说没有现金入账,但收到的礼品同样价值不菲,足有数千之多,也足以让大伙深深感受到刘强东那份毫不吝啬的慷慨与温情关怀。

回溯过往,这并非刘强东心血来潮的偶然善举,他对家乡的反哺,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温暖溪流,源源不断润泽着这片故土。遥想 2015 年春节,刘强东携娇妻章泽天荣耀归乡,踏入宿迁老家的那一刻,整个村庄瞬间被点燃,沸腾得如同煮开的热锅。村民们潮水般涌向村口,一个个伸长脖子、踮起脚尖,眼神里满是热切与期盼。刘强东夫妇笑意盈盈,被众人簇拥在中间,亲手给全村 650 余名 60 岁以上的老人递上春节特别红包,每个红包都是鼓鼓囊囊的一万元。老人们颤巍巍接过红包,眼眶瞬间泛红,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嘴里不停念叨着感恩的话语,那场景,任谁看了都会心生触动。

时间来到 2017 年,刘强东再度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还是那熟悉的配方,为村里老人每人送上一万元过年红包。喜庆的氛围笼罩着村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那温馨感人的画面,深深地烙印在村民们的记忆深处,即便岁月流转,依旧时常被人津津乐道。2018 年春节,他又一次践行承诺,面对全村 800 多位 60 岁以上老人,再次递上装满诚挚祝福的万元红包。每一次的慷慨发放,都宛如投入心湖的巨石,激起一圈又一圈温暖的涟漪,将刘强东对乡亲们的深情厚谊,传递到村子的角角落落。

到了 2024 年春节,刘强东虽因诸事缠身未能亲自返乡,但牵挂乡亲的心从未放下。他自掏腰包,精心为光明村村民筹备年货。1300 多户人家,户户都收到了暖乎乎的羽绒服,还有沉甸甸的坚果礼盒。那礼盒足有 20 斤重,一打开,各类坚果琳琅满目,喜庆的对联、甜蜜的糖果、醇厚的巧克力一股脑儿映入眼帘,满是年味儿。当这些承载着心意的年货被挨家挨户送到村民家中时,村子里瞬间被欢声笑语填满,幸福的气息弥漫在每一寸空气里。光明村年年此时都能收获刘强东的馈赠,惹得隔壁村村民艳羡不已,望向这边的眼神里,满是藏不住的向往与期待。

刘强东这般不遗余力地回馈家乡,绝非无根之萍,实则源于他灵魂深处对家乡那份刻骨铭心的眷恋与感恩。想当年,刘强东凭借优异成绩叩开重点大学的校门,这本该是全村欢庆的大喜事,可高昂的学费却如同一座难以逾越的天堑,横亘在他与梦想之间,让一家人愁眉不展。就在这困窘时刻,全村乡亲们纷纷伸出援手,你五元、他十元,零零碎碎凑在一起,最终集齐了 500 元,还有 76 个饱含深情的茶叶蛋。这些看似微薄的帮助,于彼时的刘强东而言,却似穿透阴霾的束束暖阳,赋予他无畏前行的力量,助他勇敢迈出闯荡世界的第一步。这份雪中送炭的恩情,如同滚烫的烙铁,深深地印刻在刘强东心底,也催生了他功成名就后回馈家乡的笃定信念。

成名后的刘强东,用实打实的行动,淋漓尽致地诠释了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的真谛。截至 2024 年底,他引领京东集团在宿迁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上,大刀阔斧地展开布局,累计投资 13 个项目,投资额一举突破 200 亿元。这些项目犹如繁星点点,散落于电子商务、智慧城市、物流仓储、智能产业等七大业务领域,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京东物流平行总部、京东云小镇、京东云华东数据中心、京东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基地、京东(宿迁)物联网智能制造产业园等 26 个重点合作项目,仿若一架架坚固桥梁,将宿迁与外面的广阔世界紧密相连,强力推动当地经济风驰电掣般发展。其中,京东(宿迁)物联网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于 2018 年 1 月 19 日签约落地,选址宿迁市宿豫区。这片占地达 1000 亩的园区,总投资约 10 亿元,总建筑面积约 100 万平方米。放眼望去,现代化厂房鳞次栉比,先进生产设备日夜轰鸣,宛如一座活力满满的工业巨兽,为当地创造出海量就业机会,引得无数年轻人怀揣梦想返乡就业,在家门口开启人生新篇章。不仅如此,刘强东还斥资打造京东集团全球培训基地,为宿迁源源不断培育出一批又一批专业精英,为家乡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让这片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京东在宿迁的深耕与投入,恰似一股澎湃暖流,给当地经济带来诸多积极改变。就业岗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许多家庭借此过上富足生活;产业结构得以升级优化,宿迁在现代化发展大道上昂首阔步;财政收入稳步攀升,为城市建设筑牢经济根基;相关产业协同共进,产业链条愈发完整,经济多元化格局初现雏形;城市知名度与日俱增,宿迁开始在全国乃至世界舞台崭露头角;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道路愈发宽阔平坦,水电供应愈发稳定可靠;人才汇聚、创新氛围浓厚,整座城市洋溢着生机与活力。

然而,人生之路从不乏波折,刘强东的善举也未能一路顺遂。2016 年,一则刘强东套现 600 多亿的传闻甚嚣尘上,瞬间在社会舆论场掀起惊涛骇浪。部分心怀叵测之人恶意揣测,笃定他会步某些富豪后尘,在国内赚得盆满钵满后,转身奔赴国外享受奢华生活。祸不单行,就在这一年,刘强东老家的祖宅遭遇了令人痛心疾首的糟心事 —— 被人泼了油漆。那刺目的油漆,在祖宅墙壁上肆意横流,仿若一道道狰狞的伤疤,刺痛着众人的心。而村里那些曾受刘强东恩惠的人,此刻却出奇地沉默。明明知晓此事,却都三缄其口,仿若这事从未发生,既无人站出来谴责这般恶劣行径,也没人去探寻真相,时至今日,究竟是谁下此黑手,依旧是个未解之谜。刘强东得知后,只是默默选择了沉默,未大张旗鼓追查,一切就像被按下静音键,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似乎这件事从未搅扰过他的心绪。随着时光悄然流逝,大伙渐渐以为刘强东已然放下此事,这事也就慢慢被岁月尘封,消散在茫茫长河之中。只是,真能如此轻易释怀吗?一个村子,本就亲如一家,村里发生这般大事,又怎会无人知晓?人心复杂难测,个中缘由,实在令人玩味。

打这之后,刘强东回老家的频次明显减少。以往过年时,他总会风尘仆仆赶回故乡,与乡亲们热情互动,亲手将红包、礼品递到大伙手中,那暖烘烘的场景,让每个村民都真切感受到他的赤诚与热忱。可如今,即便逢年过节这般重要时刻,大多也只是委托助理代劳。相较以往的高调行事,如今的他低调许多,这般转变背后,想必藏着诸多无奈与心酸。

“升米恩,斗米仇”,这句古语宛如一把尖锐利刃,直直刺向人心,也将人性的复杂暴露无遗。曾听闻这么一则小故事,街边有个乞丐每日乞讨,一位心地善良的老板每日上班路过,都会心生怜悯,掏出十块钱递过去。第一天,乞丐接过钱,眼中满是感激;第二天,同样的场景重现,乞丐依旧感恩;日复一日,乞丐渐渐习以为常,每日定点等待老板投喂。可有一天,老板妻子突患重病,手头吃紧,只给了乞丐五块钱。谁能想到,乞丐竟瞬间变脸,满脸怒容地质问老板:“你平常都给十块,今天为啥只给五块?” 老板无奈解释:“我老婆生病,钱拿去治病了,只能给你这点。” 乞丐却不依不饶,恶狠狠地怼道:“你凭啥拿我的钱给你老婆治病?” 那一刻,老板的心仿若被重锤猛击,自己的善意施舍,在乞丐眼中竟成了天经地义,一次的减少,便换来恶语相向,沦为仇人。这简单故事,却将人性弱点剖析得入木三分。现实里,有些人把他人付出视作理所当然,不懂感恩,一旦诉求未被满足,便心生怨恨,甚至恩将仇报。

刘强东这些年为老家乡亲付出的实在太多太多。累计发放的现金与礼品价值超 2000 多万,在老家的投资更是高达数百亿。他为家乡创造海量就业机会,带动当地经济蓬勃发展,让光明村乃至整个宿迁都历经天翻地覆的蜕变。在他心底,这不过是对当年乡亲恩情的诚挚回报,是对家乡深沉眷恋的外化体现。只是,又有几人能真正体悟他的良苦用心,对这份恩惠心怀感恩呢?人性复杂微妙,嫌贫爱富、嫉妒怨恨这类心理,时常在一些人心中作祟。他们只瞧见别人表面风光,却无视背后拼搏艰辛,见不得他人过得比自己好,一旦如此,莫名嫉妒与怨恨便涌上心头。好似一束光照进黑暗,这本是希望曙光,在部分人眼中,却成了打破平衡的 “罪魁祸首”。

但我们不能因少数人的不当行径,就否定大多数人的善良与感恩。光明村里,依旧有大批村民对刘强东满心感激,珍视他的馈赠,也为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倍感自豪。刘强东呢,即便遭遇这般挫折,回馈家乡、回馈社会的脚步从未停歇。他用行动彰显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与担当,也让我们目睹人性中温暖美好的一面。盼望着,在往后的日子里,大伙能多些理解包容、感恩之心,少些嫉妒怨恨,让这世界愈发温暖宜人。也期待刘强东能在回报家乡、回馈社会的路途上笃定前行,续写更多满是正能量的动人篇章。
还没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