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帝孙权承父兄之业,屈身忍辱,任才尚计,自擅江表,遂成鼎峙之业,虽曰天命,抑众人谋。若周瑜、鲁肃、吕蒙、陆逊俱为一世之杰,可惜周瑜、鲁肃、吕蒙皆英年早终,未尽其才;陆逊虽功成名立,出将入相,然卷入二宫之争,而忧郁而终。

一、逸志不群——周瑜

周瑜字公瑾,安徽庐江人。长壮有姿貌,精意于音乐。资兼文武,雅量高致,逸志不群。与孙策同年,独相友善,于丹阳借兵,从孙策渡江,平定江东五郡,所至有功,授建威中郎将,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周郎。孙策去世,以中护军与长史共掌众事。及曹操饮马长江,建独断之明,以少击众,火攻赤壁,大破曹操;征战南郡,大败曹仁,开拓荆州,此功为大。迁偏将军、南郡太守,建策取巴蜀、并张鲁、联马超、据襄阳以图北方。可惜雄图未展,于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

二、好为奇计——鲁肃

鲁肃字子敬,安徽定远人。家富于财,性好施与。少有壮节,好为奇计,临事不苟。任偏将军、汉昌太守,驻陆口,主张联刘抗曹,孙权方之东汉邓禹。尝单刀赴会。严词讨三郡。为人方严,不务俗好,治军整顿,禁令必行。虽在军阵,手不释卷,又善谈论,能属文辞,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惜共龄促,志末可量,享年四十六。

三、勇而有谋——吕蒙

吕蒙字子明,安徽阜南人。果敢有胆,破黄祖、战曹仁、击朱光,以功拜庐江太守。初虽轻果妄杀,终于克己,折节读书,而土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有国士之量,岂徒武将而己。所谓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勇而有谋,断识军计。智取三郡,谲郝普,迁左护军、虎威将军;白衣渡江,摛关羽,拜南郡太守,封孱陵候。惜赏不酬功,因病去世,未尽其才,终年四十二。

四、寸尺可取——陆逊

陆逊字伯言,江苏苏州人,出身吴郡陆氏。初为定威校尉,讨伐山越,所过肃清。建策取荊州,拜偏将军、右部督,守陆口,配合吕蒙袭荆州、摛关羽。值刘备倾国出师,陆逊春秋方壮,威名未著。一旦为大帅,能昭果毅,使诸将听服,于夷陵摧而破之,遂成隽功。率部拒魏,于石亭大破曹休,斩摛一万余,直抵夹石。性忠梗,出言无私,素俭知足。一生出将入相,忠诚恳至,忧国忘家,可谓社稷之臣。然正以召疑,忠而获戾,晚年卷入孙和、孙霸二宫之争,忧郁而终,享年六十三,谥号昭。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