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看《县委大院》之前,我正在看《风吹半夏》呢,所以,就免不了要把后者的节奏期待框定在《县委大院》身上。应该说,两部剧都代表着国产剧的较高水准,而《县委大院》阵容无疑更强一些,而且孔笙还有着《大江大河》、《父母爱情》、《山海情》那么好的国产剧成绩,而且他的背后还是正午阳光。所以,目前老编也不能仅凭刚刚播出的两集剧情就对本剧给出定性,更不敢说它好,还是不好。
但是,从开始的两集剧情来看,剧情的节奏倒是挺四平八稳的,属于那种慢启动的故事。如果比较开始的两集剧情的话,《县委大院》显然没有《风吹半夏》来得好看,当然我这么说,一定会有人说老编这个人很浅薄,更会说我是被美剧喂大的狼。但我说的是实话,开局这两集的确不怎么吸引人嘛。但是,这个时候,我们就得逼着自己深沉一些才好啊。要拿出看《装台》、《山海情》那样的认真劲来看本剧,这才行嘛。
如果站在这个角度上来看《县委大院》的话,我下面的分析,就只能先从演员们的演技开始了,因为故事情节根本就没有什么看点嘛。当然我硬是要从中找出一些有趣的故事情节或细节的话,也不是没有。但的确没有演员们的表现来得精彩。你看吧,剧中的戏剧目标有吗?有,但它是一个群体目标,整个光明县委干部群体的目标。而不是梅晓歌一个人的目标。所以说,这在故事情节上,就乏善可陈了。
因为这个时候故事情节就相对分散了,同时呢,故事节奏也就跟着慢下来了。因为剧中要表现的人物太多了,黄磊的吕书记;吴越的艾鲜枝;胡歌的梅晓歌;王骁的乔胜利等等,既然大家都是这么有名的演员,作为你在剪辑的时候,就得给这些实力咖们多剪一些戏份儿。这么一来,故事节奏不慢下来才怪呢。再说一遍,这不是梅晓歌一个人的戏剧目标,是整个县委大院的群体目标,所以必然要拖延节奏。
不行,我不能再废话了,我得说一下剧中演员们的表现了。就像我标题上所说的,这部剧俨然就是一台大咖版的《演员的诞生》(后来的名字叫《我就是演员》)。这个时候,在演技的赛场上,大家都拿出了自己的真本事了。正所谓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先吐槽一下黄磊吧,我觉得他在镜头前太不把这个角色当回事了,从表现上来看,他也太托大了。在台词表现上,行为运作上,他都显得过于随意了。
他的演技表现,让吕青山这个角色不被观众待见——像书记吗?胡歌把梅晓歌这个代县长演绎得特别到位,因为职务和处境所限,他必须表现得内敛、谨慎、儒雅、整饬。可以说他超额完成了角色诠释与外化。吴越的艾鲜枝,在整个县委大院,她可谓是鲜艳、跳脱的花朵,给点赞,让吴越来演绎艾鲜枝,相当合适。不论动作和还是台词,其呈现风格可概括为:犀利、扎人、清澈、辛辣。她的台词,真是一绝。
王骁的演技表现,特别是他略带方言特色的台词,依然像泥土一样质朴而实在。演技中的那种土腥味,一直都是他行走演艺江湖的标签。而这个乔胜利,被他诠释得质朴而且还有点没脸没皮、没心没肺。当然了,那么一个管拆迁的镇党委书记,在老邱这样的上访户面前,他总得加着十倍的小心和警惕。其实,王骁也最适合演绎那种底层的小人物了,比如《巡回检察组》里他演绎的沈广顺就很到位。
所以,这次的乔胜利跟《三叉戟》里的林队长比较接近,都是那种土气十足的角色。最后,老编要特别表扬一下包贝尔,这几年他成长得特别厉害。他的演技逐渐成妖了。他是真正体会到“少就是多”这个道理的精髓了。开局他只有两场特别小的戏,但却给观众留下很深的印象。第一集里,他送水到县委大院。只有四句台词:1.赵哥,水到了,哪屋?2.走吧,跟我来吧?3.新来的?4.这原先是蒋县长办公室,新县长马上就来。
而到了第二集里,包贝尔连句台词都没有,只是搬水,又帮正在吃药的乔胜利(王骁饰)拧开一瓶水,然后又对乔胜利附和了两个字:理解。就这么两场很短的戏,一下子就体现出了包贝尔的演技功底了。两场戏下来,他从来都不多给,更不刻意,自然之中见功力。还有就是黄澄澄,这个小耳朵(《新世界》里的角色)蛮厉害的。这次他饰演的这个精明且平庸的小干部,的确挺灵动的。未来他的演艺前途不可小觑。


还没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