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没见,盒子又扁了”。

看到紫燕百味鸡现在的“迷你”包装:3cm 高的半球碗,底部还有个超大的鼓包。网友忍不住吐槽。

 

这一现象登上热搜后,竟然引发了无数“紫迷”的共鸣。

 

他们纷纷调侃:普通牛马所青睐的紫燕,把“降本增效”的简约风,精准运用到包装盒上。

 

真可谓:上岸第一剑,先斩托举人。

 

曾经的紫燕百味鸡,几乎是打工人的佐餐首选,只因实惠味美,一顿饭20块钱就管饱。可现在,花费60多块,只能换来心里堵,胃却怎么也填不饱。

 

时间久了,紫燕百味鸡便渐渐被打工人所抛弃。

 

红极一时的紫燕百味鸡究竟怎么了?逐渐失宠后,还能赢回打工人的心吗?

凭心而论,紫燕百味鸡能有如此辉煌着实不易。

 

1989年,四川钟春发夫妇到徐州谋生,他们发现这里的人爱吃鸭,就把自己家乡做鸭的手法加以改进,起名“钟记油烫鸭”。

 

卖鸭子的同时,他们还出售一些家乡的卤味小菜品。没想到,这一下子就打通了当地人的任督二脉。

 

小小的门脸前,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

 

 

 

短短几年后,钟春发夫妇就在徐州开了好多家分店。

 

夫妻俩实在是忙不过来,只能让他们的儿子钟怀军辞职前来接管。没想到,这一权力交接,竟直接干出一个上市公司。

 

1997年,钟怀军在接手“钟记油烫鸭”的第二年,拍板将总部搬迁到了南京。

 

彼时,南京已经有了周黑鸭、绝味鸭脖和煌上煌三家卤味鸭巨头。

 

面对三大巨头的压力,钟怀军决定绕开“鸭”竞争,主产品选中了普通人更加容易接受的“鸡”。

 

在研发出主打产品“百味鸡”之后,更改店名为“紫燕百味鸡”。

 

寓意自家的“燕子”,能够飞到寻常百姓家的餐桌上。

 

 

 

随后,钟怀军又研发出一款更受欢迎的主打菜“夫妻肺片”,并增添了牛肉、猪肉和素菜等品类。

 

在产品定位上,三大鸭巨头主打休闲卤味,相当于零食,紫燕就将自己的产品做成卤味佐餐,成为餐桌上的一道菜。

 

错开的定位,加上源于徐州那接地气的价格,受到了普通打工者的欢迎,一份米饭带俩卤味特色菜,20块钱左右搞定,荤素搭配,真是物美价廉。

 

“带上紫燕,回家吃饭”,这句响亮的口号在南京城口口相传、深入人心。

 

由于发展势头迅猛,3年后钟怀军就将总部迁至上海,门店数量也在短时间内很快就超过了500家。

 

2022年9月26日,紫燕百味鸡成功在上交所上市,并跻身卤味四巨头之一。

 

然而,上市后的“紫燕”却让“紫迷们”倍感失望,不仅在食品安全方面频繁暴雷,更是在“越来越贵”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2024年12月初,紫燕百味鸡遇到了创始以来最大的挑战。

 

某测评平台发布的一则检测结果,把紫燕百味鸡拉进了舆论的漩涡。

 

据说,因太多网友反映食用紫燕食品后,出现了拉肚子等不良症状,于是平台在卤味四巨头的食品中,分别随机购买了几款菜品进行检测,没想到结果令人震惊!

 

当时,他们选取的紫燕食品有夫妻肺片、香辣鸭脖等4个样品,在公证人员的监督下,进行了2轮抽样测评。

 

结果,4种样品有3个大肠菌群超标,最高的竟然超标290倍。

 

注意,这里指的菌群,一般情况下是出现在排泄物中。

 

如此扭曲三观的关联,也让民众做出种种猜测:紫燕食品的生产流程,一定是哪个环节出了纰漏。

 

对此,紫燕方回应:食品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自家一直十分重视,对于这次的问题,将责成相关部门严格核查并下架相关产品。

 

其实,在这次事件之前,就有顾客在个别门店发现过一些端倪,有人发现某门店食品柜内有老鼠,有人在打开包装袋后发现食品中有死蛆。

 

对于这些卫生丑闻,紫燕方要么关闭相应门店,要么下架相关菜品,应对还算及时。

 

让“紫迷”们无法理解的是,紫燕方一直不做应对、甚至选择无视的,是越来越高的价位。

 

有铁杆粉丝拿出近一年的消费小票,发现同一家店的同一款套餐,不到5个月的时间,从20.8元,涨到27.4元,涨幅高到离谱,竟达到惊人的31.7%。

 

 

 

不但价位越来越高,紫燕还学会了“装”。

 

最先的大圆碗,换成了方形盒,现在改成了迷你版,扁扁的小圆碗不说,底部还特意鼓起个大包。

 

这种设计,有种掩耳盗铃的钝感。

 

顾客花不少钱买回来的菜品看着很饱满,真实分量只有一点点。

 

 

 

而且,其实紫燕门店价码表也极具迷惑性,菜品单价换成以250克来计量,不仔细看你会以为这个价钱太划算了。

 

忠实的粉丝被刺了若干次后,终于明白:曾经定位大众阶层的平价紫燕,早已经飞走了。

任何一个企业,在发展经营过程中出现问题都是难免的。可紫燕的问题并非那么简单,特别是其涨价乱象处处透着怪异。

 

对此,紫燕一直强调的是原材料在涨价。

 

但宏观市场上牛肉、整鸡等的价格有涨有落,紫燕却是持续快速上涨。

 

这其中的猫腻,其实隐藏在经销方式上。

 

紫燕的经销模式有2种:

 

 

 

一种是“公司——直营店”模式,紫燕仅在如上海、北京等一线大城市有少量直营店,基本可以忽略。

 

另一种是“公司——经销商——加盟店”。

 

也就是说,公司把加盟商的加盟权和经营管理权都交给了经销商。

 

而且公司对经销商开出了许多利好条件,比如,公司规定加盟费是8000元/店/年,经销商可以收取到12000元/店/年。

 

加盟店的所有菜品供给,由公司以极低的价位提供给经销商,经销商加价卖给加盟商,而加盟商再次加价后,由消费者买单。

 

这里,紫燕方对每次的加价和零售价,会有个宏观指导。

 

但由于紫燕门店在地域上跨度太大,地区差异也参差不齐,就有个别经销商趁机抬高价码,导致后面层层加价。

 

最终的结果就是,顾客觉得贵,加盟商却利润微薄,公司也盈利不多,鼓起来的则是经销商们的腰包。

 

仅以2018-2021年上半年为例,紫燕给经销商的夫妻肺片价格,每1000克的最大差价比直营店居然低了80.62元之多。

 

 

 

对于频繁被吐槽的价格问题,个中原因,紫燕其实心知肚明。

 

甚至个别加盟店被爆出的安全卫生状况,也和相应经销商的疏于管理有关。

 

可紫燕对经销商却是睁只眼闭只眼,采取这样的粗放管理方式,也是紫燕难解的症结。

 

这些经销商,都是紫燕成立之初的肱骨之臣,在政策福利的激励下,经销商们卯足了干劲儿,门店数量迅速扩张,不但顺利上市,还在卤味4巨头中位列第二。

 

如何做既能“去老臣化”,又不伤“老臣”心,同时又能挽留客户,显然,紫燕还没想到好的办法。

紫燕百味鸡从四川乐山到徐州,再到南京、上海,目前在拓展海外市场的同时,还在有计划地入驻各地大学城。

 

10多年来,它通过全国6300多家门店,将有着统一标准的卤味佐餐,端上了千家万户的餐桌。

 

能够发展到现在的规模,与创始人的质朴、以及服务于普通百姓的初心,是分不开的。

 

但在经营过程中,如何淡化症结,平衡企业、经营者、消费者三者的关系,做到三方共赢,紫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