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认识一座桥梁,领略一处风景,读懂一篇历史。凝结先人智慧,跨越历史长河,讲述今古传奇。

 

一对恋人,因家族反对不得相守,愤然投河殉情,死后化作并蒂莲,演绎了温州版的“梁祝”传奇,这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一段离奇故事?

 

温州小南门外,有一座宋朝时期建设的九拱石桥,名为“绿野”。在石桥附近,有张姓、李姓两户邻居。两家的儿女自幼青梅竹马,形影不离,因此两家为他们订下了婚约。

随着儿女的长大,眼看就要到了大婚的年龄,不料,不幸降临到张家,一场大火让张家变得一贫如洗。李家富有,然李母嫌贫爱富,强令女儿改嫁他人,女儿宁死不从,从此李家陷入冷战。

次年元宵节,李家女儿再遇张家小郎,两人走到绿野桥,在桥头的榕树下互诉衷肠,越讲越凄苦,直至最后无语凝噎。想到今后的无情岁月及无望的生活,二人再次相视无语。一切尽在不言中,二人决定今生既然不能团聚,那就来生永相厮守,于是义无反顾地相拥跳桥殉情。

 

到了第二年六月,在他们殉情的地方,水中生出几片荷叶,还开了一株并蒂莲。这一奇景立即引起了人们的惊异与强势围观。有人想把并蒂莲移作盆景送到京城献媚,便雇人抽水挖土。水干后,人们再次惊奇发现,河底有一对互相抱的青年男女,莲茎从他们口中伸出。时任县令有感二人“不失贞义”,遂将二人隆重合葬,并将这座桥改名为“双莲桥”。

清光绪《永嘉县志》记录此事并附诗一首:

初盟不负铁心坚,割断尘缘作水仙,

乌鹊巧催桥上渡,青娥长展镜中妍。

生前果堕相思树,死后花芳并蒂莲。

何处宰官身可见?幻鬟娇小爱河边”。

 

象征美好爱情的并蒂莲,在此故事又赋予人们对美好婚姻的重新思考:是要门当户对,还是坚贞不渝?

古桥名犹在,只是朱颜改。

 

【古桥坐标】温州双莲桥,宋时名绿野桥,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小南门外,始建于宋代,古时为九孔石拱桥,现代改建为钢筋水泥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