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关于“妈妈吃剩土豆菜进医院”被群嘲上热搜,暴露了穷人最可怕的思维。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女生大学毕业出社会工作有一年多了,好不容易还清了学贷,计划着多多攒钱为未来做打算。

她为了攒钱,日子过得挺苦的,每天晚上下班后还会去做几个小时的兼职。

就这样,辛辛苦苦努力了半年,终于成功攒下了一笔钱。

但是,当她还没来得及高兴多久的时候,这笔钱就没了。

因为事发当天,她妈妈把没有吃完且又舍不得丢掉‬的土豆菜继续放到冰箱里,第二天中午再拿出来煮。

我们都知道,隔夜土豆可能会出现细菌滋生或繁殖,因此吃后会对肠道造成刺激,容易出现腹痛或者腹泻。

结果好了,她妈妈因一盘土豆剩菜,没苦硬找苦吃,直接把自己吃进医院了。

 

于是在外地上班的女生,不得不请假回家照顾妈妈。

可是,女生不仅连辛辛苦苦攒下来的钱全部拿来给妈妈治病了,就连当月工资工资也少了。

面对妈妈没苦硬找苦吃的行为,女生真的越想越生气,因为她已经不止一次提醒妈妈了。

但妈妈从来不听,什么都不听,什么都不改,最后还把自己送进医院了。

因此,不少网友纷纷嘲讽道:

“最后他们还会说,要不是平时节约节俭,哪里来的钱看病。”

“是的,我是后来自己悟出来的这个道理,人穷就会因为穷产生的观念下去做自以为节省的事结果花更多的钱。小时侯夏天不是天黑的晚嘛,我奶奶就让我在外面写作业,能看清字就绝不回家开灯浪费电,后来近视配眼镜还花钱!”

“我妈剩菜至少吃一个星期,有新剩菜还是要从老剩菜开始吃,有时候稀饭都馊了她还硬生生吃完。神奇的是她从来没出过问题,我一说她就反驳我说她吃这么多年都没事,我真的无语。”

 

 

你会发现,穷人往往越省钱就越穷,越喜欢节俭就越容易出毛病。

因为节俭过头,是一种更大的浪费。那些精打细算省下来的食物、金钱,表面上看似让你赚到,实则是对健康与幸福的透支。

没苦硬吃,过度节俭,省出来的都是病。

正如下面这段话所说:

“人如果过度节省,舍不得吃,舍不得穿,那你省下来的其实不是钱,而是一个廉价的人生。

钱就像水,它是流动的,只进不出的话,很容易因为某些事,把你之前攒的钱都吐出去。”

我们以为省下了钱,就能积少成多,可现实往往事与愿违,过度关注眼前小利可能带来长期损失。

 

中国式父母,往往是最喜欢没事找苦硬吃的。

有网友说,她妈妈买了袋米,刚好家是住在6楼,老板说送货上门的话,需要多加5块钱人工费。

妈妈一听到要多加5块钱人工费。直接拒绝了,自己一个月硬从一楼搬到6楼。

结果好了,她为了省下这5块钱,累到晕倒把自己送进了医院。

明明5块钱就能搞定,还不用吃苦,最后却在医院检查身体花了3000多。

 

还有网友,在医院遇到了两位老太太,都是没苦硬吃把自己送进医院的。

红衣服老太太,已经七十多岁了,家里的儿女都不让她干农活,但她还非要干。

她自己种了小麦,丰收了,收了40斤回家,结果累的犯病住院半个月。

花衣服老太太,干农活累倒进医院了,让儿子女儿从不同的城市请假5天回来,目的就是帮她收800斤小麦和100斤蚕豆。

可是,来回路费都要花费了4000块了,这4000块都够买几千斤小麦了......

 

还有的网友说,她为了让妈妈过得轻松一点,给家里买了洗衣机,结果妈妈一次都没有用过,说浪费水电费,洗衣机洗不干净。

但是,当妈妈站用手洗衣服时,又总说腰疼。

带妈妈上街去买东西,明明开电动车到街上才花一块钱电费,但又嫌弃浪费电,干脆走路半小时才到街上。

每天煮的新鲜菜,妈妈总是舍不得吃完,总剩最后几口留到第二天吃剩菜。

隔夜菜吃多了,对身体又不好,最后整出毛病了,去医院还花几千块拿一堆药回家吃。

 

这些父母表面上节俭、勤俭持家,似乎是在为家庭积福,为子孙积累财富。

但往往你会发现,他们不仅没富起来,反而越来越穷,把自己的身体越搞越差。

想起余华在《活着》里的一段话:

“永远不要相信苦难是值得赞美的,苦难就是苦难,苦难不会带来成功,苦难不值得追求,磨炼意志是因为苦难无法躲开。”

深以为然。

这世间,物质贫穷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穷人的思维。

 

有人提问:“为什么我们的父母喜欢没苦硬吃呢?”

记得有心理学家都试着分析过,说这可能是一种过往经历造成的“时代病”。

老一辈人真的穷过,苦过,挨过饿,所以他们心里,消费就是浪费,吃苦,是他们一生的常态,也是他们内心的某种信条。

虽然现在条件变好了,但是,在本质上依然都不是什么有钱人,思维上的贫穷让他们觉得必须吃得苦中苦。

他们拒绝享受、害怕改变,固执地坚守着过去的生活方式,仿佛一旦停下吃苦的脚步,就会陷入未知的恐惧。

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就是他们的思维。

另外,由于他们过惯了以前贫苦的日子,是不得儿女过得舒服的。

反正生病住院了,一切的消费都是由子女出,又不是他们的钱,所以他们不心疼,就喜欢乱折腾。

如果按照以前的苦日子,他们可是连生病都不敢,更别提花钱了。

 

于是当‬我们在吐槽爸妈没苦硬吃的时候。

他们也在心里嘀咕:这年纪轻轻的怎么一点苦也吃不了?

但是‬,这种‬“有福我不享,没苦我硬吃。没病我找病,有病我硬扛。节约三五块,多花三五百”大的‬行为‬,真的‬让‬子女‬感到‬窒息‬。

当代年轻人,本来工作压力、经济压力就挺大的,家里还有个不听话的爹和妈。

谁能不崩溃?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苦。

父母其实也无法理解年轻一代精神和心理上的困苦,但年轻人也没办法理解父母没苦硬吃的行为。

所以,

身为儿女,不妨对父母多些包容,尊重父母选择的生活,关心但不过多干涉。

可‬作为父母,也请体谅儿女的孝心,别让儿女太担心,劳作之余务必顾好身体。

对于子女来说,父母身体健康,不乱折腾,就已经是最大的福气了。

欢迎在下方评论区发表自己的高见!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