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一些国家,60岁以上的人,不分性别,只要身体健康就可以录用。对于我国的用人单位和企业来说,他们会认为40岁以上的人年龄大了,不适合就业,应该予以考虑。当他们遇到50岁以上的人应聘工作时,95%以上的人是不会给他们就业的机会。
60年代、1970年代、80年代、90年代没有这样的现象。那些年,不存在衰老、返老还童的问题。60岁以上的人分分钟都有机会找到工作,即使他们的工资不高。但最终会有一份工作和有保障的收入。
十多年前,当政府提出“干部年轻化”时,私营企业纷纷效仿。大多数公司在招聘时都会规定年龄要求。超过95%的岗位只招聘45岁以下的人员,只有5%左右的岗位招聘48岁至55岁的人员。这意味着无论对于男性还是女性来说,当他们到了45岁的时候,都出现了瓶颈在就业方面。那么,他们主要是哪些群体呢?其中有一些是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他们大多年龄超过50岁,没有自谋生计的能力,再就业遇到阻力。其他人则在城市失业,从未有过正式工作。人到中年,找工作就更难了;此外,大量农民工因年龄问题而从工厂、作坊失业。这些人失业后重返土地种田的可能性不大,但他们才50岁左右,还有工作能力,只是尴尬而已。
难道是45岁以上的人没有工作热情、没有工作能力、没有工作经验吗?不,恰恰相反,45岁以上的人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较强的工作能力,并且他们比年轻人更踏实,问题并不在他们身上,问题出在用人单位身上,“年轻人有冲劲”、“年轻是优势”的思想观念在作怪。
主要是因为用人单位“年轻人活跃”、“年轻人是优势”的思想认识,导致近年来失业率大幅上升,而劳动力率却大幅下降。成千上亿的中年人在就业的边缘徘徊,有些人选择自主创业,但结果并不好。多项数据显示,全国40岁至55岁人群失业率在18.43%至26.17%之间,有的地方甚至高达27%。中年人的失业状况比年轻人更为严重。经济普遍低迷与中年人失业率有直接关系。
是时候解决这个问题了。怎么解决?首先是转变思想观念。不要被“45岁以上不能工作”的思想观念所束缚。我们不得不面对中年人的工作技能和工作经验。其次,在岗位设置时,要平衡员工各年龄段,灵活安排30多岁、40多岁、50多岁人员的岗位。此外,国家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采取行政措施要求用人单位不得从事“年龄歧视”。当然,改变想法是最重要的。
还没有内容